十 章邯看走了眼(第2/3页)

章邯之所以这样想,除了识破刘邦焚烧栈道的意图外,另外有他的道理。

前面已经说过,秦汉之际,连接汉中和关中的五条道路中,傥骆道和褒斜道尚未开辟为官道,狭窄险峻,不能作为大兵团移动的道路,所以,刘邦军反攻关中,大军只能由子午道、陈仓道和祁山道出来。三条道路中,祁山道最远,陈仓道其次,子午道最近。出了子午道口,眼前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杜县城在前,不过数十里地,北去不远是咸阳,东去近处是刘邦军的旧驻地灞上,可以轻车熟路,一举插入关中的心脏。另一方面,子午道在杜县,属于塞国。三秦之中,塞国最小,相对于章邯所统领的雍军来说,司马欣所统领的塞军也弱小得多,正是围堵刘邦军出汉中的薄弱环节。

经过慎重的考虑以后,章邯下达动员令,命令陇西郡军向西县、上邽一带集结,务必坚守堵截汉军的进攻,同时,抽调部分北地郡军增援陇西,以防万一。章邯又下令加强陈仓一带的监视和防守,警惕汉军从陈仓道出来。与此同时,章邯将军情通报塞王司马欣,要他迅速加强杜县一带的防守,务必防止汉军出子午口。做了一系列的防守安排以后,章邯将雍军主力集结在废丘一带,准备随时机动地驰援陈仓和杜县,必要时封锁陇山。

进入八月,西部战事依然紧急,西县雍军被击溃在白水一带(今甘肃天水),章邯不为所动。紧接着,从塞国方面传来军报,汉军正在秘密抢修道路,轻锐部队已经出没在子午道口一带。此时的章邯,反而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感到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汉军主力的真正攻击方向,是在子午口,他命令雍军整装待命,做东去支援塞国的准备。不久,塞王司马欣的军使抵达废丘,报告汉军先锋部队在骁将灌婴的统领下已经攻占了子午口,大军正源源不断地行进于山道,杜县告急云云。章邯不再观望,他亲自统领雍军主力,往杜县方向开拔过去。

正当章邯统领雍军主力东去的时候,从陈仓方面又传来军报,汉军一部出陈仓道,开始攻击道口的故道县城,请求增援。章邯并不觉得意外,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汉军真正的攻击目标,在子午道,出陈仓道的汉军与出祁山道的汉军一样,也是佯攻,他下令雍城、陈仓一带守军增援故道,各地务必坚守。章邯统领大军继续东进。

不久,从陇西方面传来军报,汉军停止了攻击,退守西县、下辨一带。紧接着,陈仓方面有紧急军报,汉军大出陈仓道,已经攻占了故道县城,北上渡过渭水,包围了陈仓,军中有大将韩信和汉王刘邦的旗号。而攻占了子午口的汉军,并未出山口攻击杜县,而是据山固守观望。这个时候,章邯方才省悟,汉军主力大出的方向,是陈仓道而不是子午道。忙乱之中,章邯命令大军掉转方向,由东向西往陈仓方向快速进军。

当章邯军匆匆抵达陈仓时,陈仓城已经陷落。乘胜的汉军,在陈仓、雍城一线严阵以待。两军会战的结果,章邯军战败,被迫退回废丘,章邯的弟弟章平统领一部分败退的雍军退守好畤(今陕西乾县东),兄弟二人分守两城,成掎角之势阻止汉军东进,等待塞国和翟国军队的增援。

顺利进军的汉军主力,在韩信的指挥之下,沿渭河东进,直逼废丘。别部汉军,在曹参与樊哙的统领之下,跟踪追及章平,在好畤再次击败章平军后,围困了好畤。

退守废丘的章邯,得到了塞国和翟国军队的增援,军势复振,举军西出废丘,由壤乡(今陕西武功东南)和高栎(今陕西武功东南)出击反攻。韩信在正面顶住章邯军攻击的同时,秘密调动围困好畤的曹参军和樊哙军南下,从侧翼突袭章邯军。在汉军的两面夹击之下,章邯军大败,不得不再次退回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