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筹码(第2/2页)

利夫兰、库尔兰、立窝尼亚和爱沙尼亚也一定保不住,波罗的海沿岸的这些地盘历史上就是日耳曼人开拓的殖民地,那里的社会上层,至今都在讲德语。德军打过去的时候,可是很受欢迎的!

至于立陶宛……波兰、利夫兰、库尔兰、立窝尼亚和爱沙尼亚都没有了,立陶宛还怎么可能保全?而且立陶宛现在也在德国人的控制之中。

列宁叹了口气:“为了达成和平,失去一些地方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那些地方本来也不是俄罗斯的,是历代沙皇通过帝国主义战争夺去的。那里的居民也不是俄罗斯人,而是波兰人、立陶宛人,或是别的什么人。大多数波兰人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这是肯定的……你们谁能相信约泽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和他的追随者愿意当俄国人?”

列宁提到的毕苏斯基是波兰社会革命党的领袖,同时也是新成立的波兰临时国务会议军事部长——德国在1916年底,已经同意波兰复国(领土只包括俄属波兰),这个临时国务会议就是在这个情况下成立的。而且这个国务会议还拥有战斗力颇强的波兰军团!现在布尔什维克拥有的武力肯定打不过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想把俄属波兰抓在手里纯属痴心妄想。

“至于立夫兰省、库尔兰省、立窝尼亚省和爱沙尼亚省,也是必须要付出的。”列宁的语气异常沉重,“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那里必然会脱离俄罗斯。”

民族自决在这个时代的西方还是非常流行的,大部分社会党派别都会在口头上支持这个主张,布尔什维克也不例外。

列宁说到这里,有看了看托洛茨基,“列夫·达维多维奇,你觉得民族自决能否用于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立窝尼亚、立夫兰、库尔兰?”

托洛茨基一脸严肃地听着列宁的话。他的目光一直打量着列宁,脸上的表情阴沉到了极点。“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失去波兰、立陶宛、立夫兰、库尔兰、立窝尼亚和爱沙尼亚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即便以民族自决的名义,恐怕也会招致广泛的反对。而且,民族自决的原则恐怕也只适用于俄国的属地吧?”

列宁耸了耸肩,“当然不会这样宣布……我们应该提出‘保证战前未获得政治独立的民族享有自决权’、‘用立法形式规定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立和行政自治’和‘给予殖民地自主和政治独立’这三条意见。以体现我们一贯的立场。”

“算是能交代吧……”托洛茨基不确定地道,“就怕乌克兰的中央拉达也会利用民族自决权谋求独立!”

“那是肯定的!”列宁嘴边的皱纹微微向上一翘,化作了一丝阴沉地冷笑,“但是只要德国人不占领乌克兰,我们就有办法说服乌克兰人和俄罗斯联合。”

“德国人会不占领乌克兰?”托洛茨基道,“我们拿什么去阻止?西南方面军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在乌克兰还有不少人在盼望德国人!”

列宁撇了会议室的大门一眼:“那就要看越飞同志有没有找到那些东西了,如果他真的找到了,我们就有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话正说到这里,就看见会议室的大门突然被人打开,站在外面的是列宁的秘书阿德曼。她手里捏着一张电报抄件,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费拉基米尔·伊里奇,越飞同志来电:找到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