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领袖你好(第2/3页)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意大利可以拥有总共60000吨的航空母舰,就是四艘15000吨级的航母,和历史上日本的苍龙号仿佛。

这个级别的航母虽然不能适应北大西洋的风浪,但是意大利海军实际上是“地中海海军”,这种航母是最合适的。如果意大利海军在战争爆发时拥有4条母舰和一支比较强大的航空兵,说不定就能压制住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了。

墨索里尼沉思了片刻,然后扭头问巴尔博,“我们需要吗?”

虽然意大利人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上为自己争取到了6万吨航母配额,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意大利海军真的需要航母,历史上直到1941年春,他们才决定将1926年下水的邮轮“罗马”号改造成航空母舰,不过直到意大利投降,这艘航母都没有能最后完工。

“可以要来参考一下,我想那些图纸不会很贵的。”巴尔博顿了下又说,“至于航空母舰到底有没有用,我现在也不敢下结论。”

赫斯曼插话道:“总指挥阁下,结论不能凭空猜测,应该进行实验。”

“实验?”巴尔博问,“怎么实验?”

“进行由空中打击水面舰艇的实验。”赫斯曼笑着说,“第三张照片就是一架用福克.F5运输机改装而成的鱼雷攻击机,第四张照片则是一架由波罗的FK-BF公司研发的CL-5攻击机的海军型。如果意大利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几架样机进行实验……不过波罗的FK-BF公司生产的CL-5和福克.F5攻击型是不能作为赔偿品的。”

“领袖,我支持进行实验。”巴尔博立即表示赞同,“我听说美国、英国和日本都进行过类似实验了!”

“好的,那我们也要进行!”墨索里尼点了点大脑袋。既然英国、美国、日本都玩过飞机打军舰了,那么意大利也一定要玩几次。万一飞机真的能打沉战列舰呢?这可不能等闲视之。

“第五张照片上是什么东西?”墨索里尼又翻开起了第五张,也是最后一张照片,上面不是武器。

“这个我来说吧。”瓦尔特·拉特瑙接过话题,笑着说,“这是我的专业,这是一台水力发电轮机,是建造水电站的关键设备。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英国、法国和我们德国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

“水力发电?”墨索里尼看了看巴尔博。意大利经济总指挥说:“我们意大利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要超过德国。”

“哦,我们总算有一样资源超过德国了。”意大利领袖用自嘲的语气说。

意大利是个自然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各项资源都非常少。这也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糟糕的一个原因——意大利领袖是仓促带领国家参战的,各种原材料的储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因此在开战后意大利的工业生产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连舰队都因为没有燃油而天天趴窝。

所以赫斯曼现在必须给领袖开点金手指,免得这个意大利到时候依然是个大累赘。

“我的领袖,实际上意大利还有一项资源是超过德国的。”瓦尔特·拉特瑙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铝土矿。”

欧洲的铝土矿都分布在地中海北岸,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都算丰富。而德国的铝土矿基本依靠进口,历史上二战期间就从意大利弄了不少。

“我的领袖,造飞机需要用到铝。”巴尔博提醒道,“而提炼铝要用到电……是用电解法炼铝的。”

“用水电站发的电炼铝?”墨索里尼问。

“是的。”赫斯曼回答,“这是非常经济的做法,我们可以出售建设铝厂的设备给意大利……当然,这不在赔偿品之列,我们欠你们的赔款没有那么多,但是你们可以用铝和铝土矿偿还。”

意大利领袖和巴尔博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就重重点了下自己的大脑袋。“好的,原则上我同意了,具体的合作条件就让专业人士去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