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货币战争还在继续(第2/3页)

“货币战争还在继续!”赫斯曼点了点头,“法郎不愿意投降,既不肯投向金汇兑,也不愿意在美国帮助下建立金本位,自然只能选择大幅贬值了。这样至少可以增加法国国内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所以目前法国的经济已经有所好转。

而我们德国目前的繁荣除了苏联订单的贡献,就是因为马克向英镑投降。有了英国的支持,我们的产品才能在欧洲各地顺利销售。作为投降代价,销售所得的黄金、外汇都会流向英国,而我们得到的只是放在帝国银行金库里面的英格兰银行的存单。不过这样的安排,让我们的生产能力在过去几年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但是英镑即使得到了我们的支持,现在看来依旧没有能力战胜美元……因为英国的实力终究比美国差得太远了,而且英国欠美国的债务也太多。他们在世界大战中犯了一个错误,欠下了美元而不是英镑。而且过高的英镑定价也伤害了英国的工业生产,这让英国人哪怕得到了我们的赔偿品,也没有办法取得对美国的顺差。所以在这场货币战争中,英国是不可用和平手段取胜的。”

德国这几年可以发展得那么好,和英国的庇护自是分不开的。而英国人之所以会包庇德国,对德国和波罗的共和国的许多扩建武备的行为视而不见,对德国和苏联勾肩搭背也一味包容,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向英格兰银行投降了。

现在德国从欧洲和苏联捞到的好处,一部分作为原材料被秘密储存,大部分则变成了黄金送去了英格兰银行。正是这些来自德国的黄金,才让英镑有了和美元对抗的资本,英镑也得以维持强势。

但是强势英镑对英国的实体经济却没有一点好处!因为英镑的高估造成了英国工业品价格高昂,在国际和国内都缺乏竞争力。而且英国政府还顽固坚持自由贸易路线,让德国和美国的廉价工业品大量充斥英国市场。

由于英国国内工业生产的低迷,自然造成了失业率高涨,而英国的资本家们为了降低成本,则希望减少工人的工资。结果在1927年引发了全国性的工人罢工抗议浪潮,造成了英国国内局势的动荡。

而动荡的局势又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英镑和英国经济的信心。从1927年开始,英镑就面临严重危机了。

“英国人也实在太无能了。”希特勒哼哼着说,“得到了我们德国的支持,他们的金汇兑制还是没有办法压倒美国的金本位制……现在除了德国和波罗的之外,将本币和英镑挂钩的国家寥寥无几,连英国人自己的自治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开始动摇,准备实行金本位了。”

“面对美元这样的对手,英国必须团结整个欧洲才有可能取胜。”赫斯曼幸灾乐祸似的说,“可惜英国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团结欧洲,他们几百年来的思维就是搞乱欧洲大陆。”

对欧洲而言,英国就是根搅屎棍,任何时候都不愿意让欧洲团结起来,哪怕这种团结是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的。在后世的大欧盟中,英国人的作用就是个负数。而在如今的1920年代,英国人同样没有考虑过将欧洲凝聚起来,共同去应对来自美国和苏联的威胁。

“现在美国股票市场的不断上扬和英国工人的斗争,还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英联邦自治领的动摇,其实都是一场货币战争的组成部分。”赫斯曼向希特勒兜售着自己的观点,“目的是促使黄金流出英国,流向美国……即便有我们的帮助,英国在过去几年里还是没有存出多少黄金,所以他们欠美国的债务并没有减少多少。”

由于英国没有能力将整个欧洲团结起来,自然也不能在“战债”问题上向美国施加多少压力。通过《凯恩斯计划》所获得的赔偿品,也没有多少销往美国,而是就近在欧洲出售,再用所获得的黄金去偿还“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