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希特勒新政(九)(第2/3页)

但是分析得如赫斯曼这样简单而透彻,而且还在“取得”政权后实行打击犹太金融权贵政策的政治家——现在赫斯曼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再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德国将军,而是一个小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了——在世界上却是少有的。因此在纳粹党-祖国人民党内阁开始推行“赫斯曼提出”的主张后,许多人就购买了《大萧条——犹太金融权贵的阴谋》和《国家社会主义ABC》想要一探究竟。

而赫斯曼也希望将德国成功战胜大萧条这件事,打造成国家社会主义模式成功的样本。这有利于在德国之外宣传国家社会主义,而扩散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毫无疑问就是在增加德国的盟友。

和希特勒在历史上过分强调种族之争的做法不同,赫斯曼理想中的二战应该是一场主义之战。是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的斗争!

而国家社会主义的胜利,必须,也只能建立在这种制度的优越性之上。在赫斯曼看来,国家社会主义这种制度,实际上就是对野蛮生长的自由资本主义的一种修正。并不是要消灭自由经济实行计划经济,更不是要消灭竞争……但是纳粹党显然有这方面的倾向。

所以赫斯曼并不希望让纳粹完全控制德国的经济政策。

打定了主意,赫斯曼笑着点了点头,“总理先生,我当然同意对经济进行合理化的调控,这是我们同资本主义的区别。”

国家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虽然苏联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表态,但是这不妨碍德国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可没有社会主义的最终解释权!

“但是国家的调控应该是有限度的,这也是李斯特主义所强调的。”赫斯曼斟酌着说,“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应该更多交给市场,市场不能解决的事情,才应该由国家的调控去解决。在我看来,目前需要国家进行调控的领域并不多,仅有金融、钢铁、化工、采掘、航空、造船、铁路、城市建设、公用事业、人民住房和对外贸易等部分领域。当然,如果未来德国即将面对战争,需要国家控制的部门将会大大增加。”

“也就是说,你认为《卡特尔条例》在和平时期并不适用所有的行业?”希特勒语调平静地问。

他仿佛已经接受了纳粹-容克共治的局面,毕竟容克集团现在的力量非常强大,不是纳粹党能够撼动的。

“是的。”赫斯曼强调,“除非在战时。”他顿了下,“而我们必然是要打仗的,只有通过战争,才能用国家社会主义拯救欧洲!”

“当然,我们必然要打仗!”希特勒肯定地说。

“所以,现在的经济调控就必须考虑到未来战争的需要!”赫斯曼看着希特勒灰蓝色的眼睛,“在过去的十几年,国防军就一直在悄悄干预德国经济,扶植对未来战争至关重要的行业……从现在来看,我们的干预是成功的。我想,我们必须继续干预下去,直到战争胜利!”

希特勒皱了下眉头,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静静看着赫斯曼。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改组工业促进委员会,将之变成德国经济总委员会,由帝国政府和国防军共同指派委员会的委员。”赫斯曼停顿了一下,看了眼希特勒,对方仍旧没有流露出恼火的表情。“当然,总理先生你一定是德国经济总委员会的主席。”

车厢里面变得有些沉默,只能听到车轮碰撞铁轨的咣当、咣当的声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希特勒用淡淡的声音问:“路德维希,你知道的,我一直想打仗,所以无论如何不会忽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的投入!我会打造出全世界最强大的战争机器!”

赫斯曼笑了笑,他知道希特勒的话不假,但是历史上纳粹党控制的德国经济和苏联有一些类似,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衡,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不够,控制又过多,使得德国的粮食产量一直停滞在30年代初的水平上,每年都必须进口400万吨上下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