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通州(第4/5页)

李光弼大营中的气氛却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而变得冷清,相反,整座大营中灯火通明人声喧嚷。下午扎营后,数万兵马将营寨范围内的两座小山上的树木砍伐一空,按照李光弼的命令,部分兵马将连夜开始制造攻城投石车,为不久后的大举攻城做准备。

李光弼将中军大帐安置在营中间那座小山上。树木被伐光之后,山顶被平整出一片空地,李光弼气派的大帐便设在上面。在这个位置,只要一出大帐便可俯瞰整个战场,甚至可以看到远处通州城内的街道上的人流。这正是指挥此次大战的绝佳地点。

傍晚时分,李光弼第一次来到山顶时,俯瞰周围的营盘和山野,看着三十万大军忙碌备战的情形,不禁心中升腾起一股自豪之感。二十年来,他奔走钻营,遭遇过人生的众多起伏,甚至一度因为连续的兵败而陷入人生的谷底。但现在,他李光弼终于把握了机会,来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很久以前,他在王忠嗣手下效力,他的人生理想便是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一方诸侯节度使。再后来他成了节度使,他的目标自然更高了。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一切似乎都到了尽头,并且开始走下坡路。他辅佐过哥舒翰,在王源帐下低过头,他低调而坚韧的坚持着,寻找着翻身的机会。终于,他找到了机会,他用几乎是赌博的方式怂恿李瑁登基,然后他赌赢了。

今天,他李光弼成为了五十万大军的统率,此刻他的眼前,手下的三十万大军铺满了方圆十几里的大地,对面城中的王源怕是此刻正在瑟瑟发抖吧。即便是那个王源,他也从未指挥过三十万的兵马。若不是形势所迫,自己手中的兵马还会多出一倍来。

不过,李光弼从来不是一个得意忘形的人,骨子里的谨慎和对王源的那么一丝丝的敬畏,让他对此次大战极为重视和小心。即便兵马超过对方太多,他也只能容许自己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得意,但在战术布置上却丝毫不肯马虎。

抵达通州之前,他便细细研究了之前在通州城下的那场王源以少胜多的攻城战。那一战领军的史思明。虽然李光弼从不认为史思明是个好的统帅,但那一战的经过颇有借鉴意义。在细细的研究那一战的经过后,李光弼在扎营布阵上做出了改变。那一战,史思明耀武扬威的将攻城车摆在阵前,结果遭受到了王源的夜袭,攻城车被损毁大半。这之后,王源又派兵袭击史思明后营,毁其粮草。这两次偷袭对史思明打击巨大。之后,因为高仙芝逼近长安,史思明不得不败退而归。

有了史思明的前车之鉴,李光弼在扎营前便下令将前营扎在距离通州三里开外。这么做的原因是防止王源故技重施,用神策军独有的神威炮出城袭击前营。前营距离城池三里,对方若是敢于派出神威炮轰击的话,必须抵近营前数百步。那样一来,距离城池甚远,自己的兵马便可从容追击,将之损毁,绝不容他们安然逃脱。

第二个措施便是,将军粮营地和制造投石车的场所放在山下的空地上。这里是中军营地,周围数十万兵马保护之下,王源休想对粮草和攻城器械的制造进行干扰。绝不容王源耍他爱偷袭的小伎俩。

第三个措施便是,在前营以及侧翼安排大量的弓箭手保护,在城下安排众多的斥候探查对方的动静。一旦得知对方有胆敢主动袭击的意图,弓箭手便将会给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

第四便是对于神策军强大的守城火力进行针对性的防御措施的改良。主要针对的是神策军装备的大量的连弩和十字弩以及在宁州城下看到的那种可爆炸伤人的大杀器。李光弼在灵州兵败之后曾经专门进行了打探,得知那是一种叫做手榴弹的玩意儿。主要以爆裂冲击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