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聪明人(第2/3页)

王熙凤在贾族里能有偌大的名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秦可卿死后,她主持了秦可卿的葬礼。

因为办的轰轰烈烈的,所以让她备受族内众人赞赏。

然而,人们却忽视了一点,王熙凤办理秦可卿葬事时,只需管理内宅事务,外面的事通通不用她理会,而且银子也是放开手的去支使,还有贾珍做她的后盾,没人敢不服。

但是,尤氏同样处理过一桩葬事,那就是贾敬死金丹后的事。

当时,荣宁二府里的当家人都不在家,宁国府里能做主的只有尤氏一人。

在这个时候,尤氏的处理手段就让人觉得极为沉稳妥当,而且行事也大气。

首先,她就使人去了玄真观,将观里的道士通通锁了。

换了一般的妇人,这个时候哪里还有这个心思?早就哭天喊地的找人求助起来了。

而后一桩桩事,都办理的极为妥当,连贾珍都赞赏不已。

而且她的心地还比较善良,就连对待赵姨娘这样的奇葩,她都会善意对待。

王熙凤过生辰的时候,贾母凑趣,要学小家小户那般,众人凑份子来过。

一干人出了银子后,王熙凤还不死心,专门指了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姨娘,让她们也出银子。

然而尤氏转身又将银子还给了二人,还说出了事她担着。

后面还有几个多嘴饶舌的奴才,被她发现后,也是干净利落的就捆了,着人打板子撵了出去。

种种事迹表明,尤氏绝非王熙凤口中说的那样没用。

当然,她也不是没有缺点,也不能说是缺点,应该说,善于明哲保身。

比如说,尤二姐和尤三姐之事。

不过这两女并非她的亲妹妹……

再比如说,她任王熙凤作弄推搡,就是不反抗。

就身份而言,她的身份是比王熙凤贵重的多的,不提三品诰命,就说她是贾氏宗族的族母,就远远不是王熙凤能比的。

但她却丝毫不反抗,为何?因为她知道,王熙凤身后站着的是王夫人,是贾母。

所以,她就忍了。

一个忍字,要是没有大智慧,何人又能办到?

要知道,她先前的种种所为表明,她并非是浑浑噩噩度日,没有能力只会逆来顺受之辈。

所以,贾环在心里赞叹她一声聪明。

她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她会遵守规矩,尊重贾环这个当家主子。

她也知道,贾环虽然脱离了荣国府的序列,可无论是贾母还是贾政,对贾环这个子孙都不会不管不问。

在贾母和贾政心中,贾环的地位远非她一个半路扶正,娘家卑微的丧偶大妇可以相比的。

她要是敢做耗,贾环什么法子都不用使,只要去贾母那抱怨一声,她可能就会被打发到不知哪个清冷的宅子里干熬生命去了。

贾府里,这样的妇人多的是,先荣宁二公的侍妾,至今都还有活着的。

可那种活法,尤氏宁肯去死。

想明白这些后,尤氏的架子就放的很低,她清楚的明白,日后的日子到底是继续荣华富贵,还是冷衣冷食,全看她能不能讨好的了如今这位宁国府的新主子。

她跟着贾珍,本来就和爱情无关……

……

众人进屋后,彼此相让一番后,贾环率先落座。

尤氏又道:“三叔,这两天只顾着流泪去了,没来得及搬屋子,还望你容我两天,我就搬走。”

贾环苦笑道:“大嫂,这话是怎么说的?你这不是让我这做弟弟的没法做人吗?哪有让你搬家挪地儿的道理,这要传出去,别的不说,老祖宗的板子就要落到弟弟我的身上了。”

尤氏叹息道:“不会这样的,这是正屋,原就该是家主住的。老祖宗最明规矩了,我不搬,她老人家也会提醒我的。”

贾环还是摇头,道:“搬也不是现在就搬,大嫂,我实话跟你说吧,虽然我现在已经过继到这边了。但这两年,我肯定不会住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