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乞骸骨(第2/3页)

赢历这才将目光放在伏地痛哭的叶楚身上,只看了一眼,就回过头去。

太上皇将叶道星压了三十年不见天日,空顶着军机大臣之名和彰武侯之位,不经磨砺,终不成大器。

叶道星尚且如此,叶楚天真成这般,也不难理解。

只是,还是没有想到,他竟这般轻易的将那人的话语,真的当真了……

呵……

“爱卿放心,朕定会查出凶手,为汝父报仇。

爱卿也莫要太过悲痛,朕会记得汝父之功,亦会善待叶家。

自此之后,汝为皇城御林副统帅,为朕看守宫城。

叶家彰武侯之爵,便由爱卿原等承袭吧。”

隆正帝面上难得带上了一丝笑意,施了隆恩。

也的确是无上的恩典,论战功、论武功,叶楚目前距离侯爵之位都相差太远。

但是,却因为叶道星之死,得到了隆恩。

叶楚心中真正是感激莫名,更彻底相信叶道星之死,与隆正帝不相干了,否则,隆正帝更应该斩草除根才对。

只是,叶楚自己都没发现,他心里,其实一直在强迫他自己相信这一点。

因为除此之外,他别无他法……

没有经过风雨磨砺的人,终究还是本能的趋利避害。

当然,也不排除有朝一日,他会被人点醒,幡然醒悟……

“爱卿,还有一事。赵师道带仵作前去细查太尉遗体,但是天气炎热,朕虽下旨命沿途诸城献冰,可还是西北苦寒,诸城多无备用之冰,即使有,也是杯水车薪。

因此,为免太尉遗体损坏,朕命赵师道查验完毕后,就地火化太尉遗身……

爱卿休息一日,便去迎接太尉灵柩回京吧。

归来后,暂放于奉先殿内,为纪念西域阵亡将士,朝廷会修建一座英烈祠,永世受国朝万民之香火供奉。

太尉将列于其首……”

说着,隆正帝忽然小声了些,道:“爱卿记住,对外宣称,太尉是为国捐躯于沙场,他是阵亡于与厄罗斯的铁骑对抗中!

是他牵制住了厄罗斯的大部分力量和注意,才给锐士营造成了突袭的机会。

太尉居功至伟!

朕想让朕的太尉,走的风光些!”

……

苏培盛亲自领着哭的满脸是泪的叶楚等人退下。

叶楚脸上的泪,半为伤心,半为感激。

不止是他,方冲等人的面上,也都带着感激之色……

只是,心中是否也感激,就不得而知了。

方冲从皇城宫门将,升格为京营游击,从一裨将成为游击将军,可谓是一大进步。

傅安等人亦都有封赏,但是,也都被下了封口令……

这当然阻挡不了流言蜚语,不过只要当事人不开口,其他的风雨,对于殿内这个层面的人来说,也只是过眼风雨罢了。

“陛下,那赵师道,何许人也?老臣,怎地从未听说过此人?”

此言一出,让本来有些沉寂的外殿,气氛为之一变。

这是许多人想问,但却不敢问的话。

也只有有国老之尊的李光地,才敢当面相问。

隆正帝虽然威严甚重,可对李光地,他还是要给起码的尊重的。

听到他颤颤巍巍的问道,隆正帝忙道:“阁老,赵师道是朕潜邸侍卫赵雄之子。二十年前,赵雄为救朕而死,留下赵师道孤子,朕便收养了他……”

殿内诸人闻言,眼睛都不由闪烁了下。

何其相似……

李光地沉默了下,皱了皱雪眉,颤巍道:“黑冰台,乃至关紧要之地,陛下还当慎重。国朝……经不起折腾了。

前车之鉴,还望陛下明察……”

这话说的直白,让不少人冷汗都流下来了,以为李光地真真是老糊涂了,这话岂不是在指桑骂槐?

若没有“前车之鉴”,眼前这位至尊,怕还是一樽泥塑菩萨呢。

可隆正帝闻言后,眼中却满是感激之色,点点头,沉声道:“国老为国之心,朕深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