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薄发(一)(第2/3页)

并且居然还多少听过我的名字,甚至叫得出我名下的产业,看来我这位阿姐事前做过一番功夫的。

比如一些地位不算显赫,但是算是紧要的官员,或是一些关键领域有所建树的清望人士,或是某个颇具特色的专营商人。

如果将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处的节点和作用,自然而然就可以勾勒出一张相互影响和借助的关系网什么的。

不过这些也只是开胃菜而已,他们自发聚上前来攀谈混个脸熟之后,就听到侍女的传话。

留下些许,类似于羡慕妒嫉恨的眼神后,我被引入内厅后,应邀正坐在一旁。

“宗藩院已经通过了相关的决议……”

她开门见山道。

“恭喜阿姐……”

我笑了笑说。

“我想知道对方是谁?”

“小弟你不是已经多少猜到一些……”

“只是还有待阿姐进一步释疑而已……”

“那你听过浙东财阀么。”

所谓浙东财阀,便是东南沿海之地所形成利益集团。

相比岭内的纷乱局势,以及北朝根深蒂固土地本位的传统经济体系,作为商业活动及其衍生出来的资本的力量,无疑在南朝有更加宽广的天地,或者说是他们更好活跃的乐土。

而这些海陆商团、家族为背景的势力,也在南朝的扩张过程中,扮演了诸如带路党、急先锋,乃至暗中推力和后盾之类的积极角色。

因此……以南朝所辖之广大,自然而然按照不同地域和乡党关系,以贸易活动和传统产出,形成大大小小的若干个利益集团,作为朝中政治格局的背景和基础势力之一。

而浙东财团,则是南朝对东南之地渗透和经营的产物之一,虽然南朝已经把沿海变成类似经济上的殖民地,但是在当地还是需要依靠扶持和培养一些土著势力,作为代理人和间接获取资源的媒介。

虽然这样已经造成东南之地,大量传统产业的破产和没落,但也同样在当地培养起大批类似买办的,新兴利益阶层,以东南沿海相对安定的环境,作为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在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或是矿山开采冶炼上,乃至对于内陆的二次倾销,都自成相当的规模和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是以淮扬为主导的,传统东南经济重心被战乱毁灭后,而崛起的现实受益者之一。

目前光是站在台面上的,就有十几个大小家族,至于幕后和底下关联的,更不知道凡几,由于沿海的相对稳定和人文鼎盛,南朝中也自然而然,扶持出名为浙系的乡党团体。

只是这次,他们刚好站在了陈夫人的对立面上,或者说,他们是明面反对改变现状的最大阻力吧。

可以想象,若是东南行司真要把东南诸道的沿海乃至内陆,变成南朝直接治下的土地,那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利益和特权,要因此产生剧烈的变化了。

所谓夺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而已。更别说既得利益阶层的特权。

“虽然他们不只是浙东财团而,但是妾身背后也不是仅有宁氏一家啊……”

说到最后,陈夫人巧言笑兮的暗示道。

“只要有合适的机缘,他们自然会站出来顺水推舟而已……”

“另外……”

她转而正色道。

“关于你的提议,妾身可以代表其他人,初步同意……”

“并可在妾身和内子的本份内,给与足够的协助……”

我点了点,这才是今天我所获得的最利好消息。

“此外。”

她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些为难的继续道。

“奴还有一个私人的不情之请……”

“能否借助你的人手,替我做些事情……”

“不知,阿姐有何为难之处啊。”

我迟疑了下道。

“广府之中,多各耳目众方利益纠缠,也只有你带回来的人……几乎没有什么牵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