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该下手时绝不手软(第4/4页)

李丁山气愤难平,猛地一拍桌子:“查,一查到底。凡是涉及的党政干部,一律严查!”

对李丁山的做法夏想十分赞成,伪造履历的干部,连自身都弄虚作假,你还能指望他们在领导岗位上做出什么真实的成绩?就象清朝末期的捐官一样,官都是花钱买来的,上任以后你让他为国为民,他肯吗?千里做官只求财,把做官当成做生意,在他们眼里,上无国家下无百姓,满眼全是飞来飞去的钞票,虽然说这样的干部为数不多,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既然让李丁山和他遇上了,就必须清理出干部队伍。

“我已经让安涛暗中着手严查此事了。”李丁山恢复了心平气和,自嘲地笑了笑,“40多岁了,还是容易冲动。不冲动也不行,一个国家的支柱,人民眼中的依赖和靠山,如果全是千疮百孔的豆腐渣,你是学建筑出身,夏想,你说说,国家的大楼能屹立不倒吗?”

李丁山的比喻浅显而且深刻,道理人人都懂,但一旦事实摆到面前,却往往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李丁山和刘世轩斗,如果说有掌控全局的私心在内也无可非议,毕竟他是县委一把手。眼下要清查干部队伍,完全就是出于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他是文人,文人意气还是有,不过在这件事情上,夏想还是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

“李书记,一定要让安涛保守秘密,这件事情恐怕会引起不少的震荡。”何止不小,绝对是巨大的震荡,到时万一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泄漏了消息,如果再很不幸地被哪家铁面的报社报道出来,黄鹏飞别说能坐稳组织部部长宝座,能平安退休就不错了。夏想看了李丁山一眼,见他目光烔烔,流露出一往无前的表情,心中多少有些触动。官员也是人,也有私心杂念,想要官清如水绝对不可能,但在保证大方向的前提下,在一颗为民谋利的公心之下,偶而有一点借机打压对手的私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现在看李丁山的样子,好象还没有想到趁机将几个要害部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想法。

夏想也不隐瞒,就将他稍微有些阴暗的想法一说,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往小里说,是伪造履历的人自己的问题。往大里说,是提拨他们的人在对待干部的任用问题上,没有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而是敷衍了事,不严格把关,显然是人浮于事,严重失职的表现。

李丁山一脸严肃,静静地等夏想说完,突然笑出声来:“我刚才就想,要是小夏不能从中发现机遇,以后就很难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政客,我就故意不说,还好,你还是没有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