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最后的风向标(第4/5页)

同时,高成松也意识到当初仓促答应对徐德泉立案,是一步重大失误。徐德泉被双规的消息一经传出,高成松再联想到高建远被夏想套牢,才明白过来原来对手的聪明之处在于,分别下手,分工合作,施展的是连环计,一明一暗,配合得天衣无缝。他才知道,必须要让高建远出国了,再晚的话,恐怕真的来不及了。

高建远口头答应着,却没有付之行动。巨大的利润诱惑象一道绳索,紧紧把他拴牢。谁也无法拒绝投入1元可以赚回5元的商机,况且萧伍和朱虎的表演又非常逼真,让他深信不疑,认为二人就是得了天大便宜的暴发户,有钱却没有头脑,大好时机岂能错过?

没有多少商业经验的高建远,却又一厢情愿地看轻萧伍和朱虎,对高成松的劝告也是置若罔闻,没有听从高成松的话,而是偷偷藏了起来,等待审计完毕之后,好从萧伍和朱虎手中套到资金,然后再远走高飞……

徐德泉事发之后,高建远还没有意识到危险,认为一个市委秘书长的倒台,不会掀起多大的风浪,更不会牵涉到省委书记,因为他也清楚,要查一个市委常委,必须省委书记点头才行。既然父亲点了头,可见徐德泉也不会牵涉到高家。

并没有多少政治头脑的高建远一边应付高成松,谎称他已经办好了出国手续,一边催促审计部门,尽管审核完毕。还让严小时和萧伍、朱虎时刻保持联系,以便随时和江山房产进行沟通。

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网住了许多人,而且还在慢慢地收紧。

只是谁也不知道,网,什么时候收拢?而收网的手,又在谁的手中?

时间进入了2000年12月,天气渐冷,然而与天气越来越冷相比的是,高成松的心,却如同跌入了冰谷之中,冷到了极点。

他先是发现了高建远居然还偷偷地留在燕市,不但没有办好出国手续,还在暗中和夏想接触,试图大赚一笔,直把他气得差点心脏病发作。他找到高建远之后,连骂带打,平生第一次动手打了高建远一个耳光,怒不可遏地骂道:“是命重要还是钱重要?你这个混帐东西,赶快给我滚到国外去,现在立刻动身,一刻也不能停留!”

高建远在高成松的逼迫之下,万般无奈,只好收拾行李离开燕市,前往京城。临走的时候,他还不放心,又悄悄给严小时打了一个电话。严小时得知之后,又立刻通知了夏想。

而夏想又通知了邢端台。

随后,邢端台就一个电话通知了京城,就在高建远刚刚步入机场的一刻,就被已经等候多时的专案组的便衣人员抓获,随即控制起来,关押在京城中一处秘密地点。

对此,高成松一无所知,还以为高建远已经出国。

更让高成松丧气的是,他安排人监视宋朝度和夏想,不但一无所获,还反而被夏想捉弄了一番。无奈之下,只好全部撒回监视人员。因为燕歌找他诉苦,说是国安局内部有反对声音,让他很难做。高成松只好沮丧地挥手同意了,他心中闪过一丝悲哀,墙倒众人推,看来,高家倒台的日子真的不远了。

难道老首长真的一点也不保他了?高成松几次给老首长打电话,老首长要么以不方便插手为由拒绝,要么就说他现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正在修身养性,不关心政治了……高成松气得摔了电话,狠狠地将老首长痛骂了一顿。以前要不是他事事为自己撑腰,自己能落到今天这般下场?现在倒好,自己眼见就要走向顶峰,可以再向前迈进一步,他撒手不管了,不是故意把自己高高捧起,然后重重摔下吗?

其实高成松也知道他的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和大部分人一样,他也心存幻想,一是想竭力保住自己省委书记的宝位,一直干满本届再说,然后再退下来,再干一届人大主任,也算功德圆满,可以安心养老了。二是最好能揪出幕后黑手,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将宋朝度和夏想等人一网打尽,保他在燕省政令畅通,没有可怕的政敌,也好在最后两年的任期内,大力培植自己的力量,为以后退到幕后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