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夏想的理想(第4/4页)

胡增周对燕市的现状也很不满意,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燕市建市不过短短几十年,却没有新兴城市的朝气。除了街道的规划整齐一些,整个城市没有任何出彩之处,经济不上不下,重工业几乎没有,轻工业也不发达,高新技术更是不值一提。当年大吹经济开发区浪潮之时,燕市也顺应潮流,设立了东开发区。结果几年过去了,既没有高新企业入驻,又没有形成人气,现在的东开发区地广人稀,成为新手练车的最佳场地。

胡增周也是心中忧虑,渴望在任期内能大展手脚,将燕市的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可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一出,省里首先排除了燕市。他也心里清楚,除非单城市和宝市同时获得成功,否则第二波试点城市,也不会轮到燕市。

不是燕市资格不够,是省里不敢让燕市试点,万一失败,丢的是全省的脸面。

胡增周就语重心长地对夏想说道:“小夏,你可千万要用心做好领导小组的工作,指导单城市和宝市试点成功。只有两市都成功了,燕市才有可能成为下一轮试点城市。我身为燕市市长,想要改变燕市落后面貌的心情,比谁都迫切。”

夏想郑重地点头:“试点城市的重要性,不管是对两座城市的人民来说,还是对两个城市的主要党政领导人来说,具体到对我个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不仅是要为两市人民谋福利,也寄托了我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夏想的理想并不广大,他只希望他的重生,能为家人带来幸福,能为所爱的人带来欢乐,能为家乡做出贡献,能让燕省阔步向前,当然有可能的话,能为国家再贡献一份力量,就足矣。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理想也要一点一滴地实现。眼下,他的目光只落在一市,也许明天,就能放眼全省了。

对于燕市的下一步发展,夏想也多少有点想法:“胡市长,燕市目前想要有大的动作也不可能,既然在经济的结构上不好有什么举动,那么不如从改善环境入手……”

胡增周眼睛一亮:“如何说?燕市现在西北有植物园,市内有森林公园,还有百姓河,依你说,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

燕市的森林公园对环境的改善最明显,百姓河现在已经形同鸡肋,并非是水系不能改善环境,而是百姓河水量太少,又建在市内,河道又短,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其实燕市以前曾经有一条古河道,不过现在已经干涸,部分地段还有水,形成了洼地。此河名叫下马河,整条河正好围绕燕市,如果疏通河底,拓宽河道,建成环城水系的话,不但可以改变燕市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还可以改善燕市的环境,为少雨干燥的燕市增光添彩,让燕市也成为名符其实的山水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