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不知天高地厚(第3/4页)

其他人都不足为虑,宋朝度最大的威胁还有马万正。马万正身为常务副省长,按照递进的原则,他应该是第一候选人。不过官场上的事情,变数很大。夏想肯定,只要产业结构调整获得成功——不需要大获成功,只要单城市和宝市两市完成既定目标,宋朝度的威望就会直逼马万正。

作为新兴事物产业结构调整是挑战,但也是最大的机遇。

和马万正相比,夏想自然更愿意让宋朝度接任省长。

周三,夏想就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和邱绪绪一起,连同达富胶卷的负责人,一同飞往位于美国罗彻斯特的柯达总部。

落地之后,夏想先给连若菡通了电话,得知她现在一切正常,暂时还没有要生的迹象,也就放了心。

夏想先和达富胶卷的人进行了沟通,本来柯达集团想要购买达富胶卷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出于保护国有品牌的考虑,达富不同意。

到了下榻的宾馆,稍事休息之后,夏想就会同邱绪峰一起,和达富的人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达富的负责人名叫常青松,是个副总,40多岁左右,据说早年留学于美国,精通英文和谈判技巧。常青松人如其松,走路时昂首挺胸,格外精神,起码在气势上不输于人。

夏想也没说废话,开门见山地说道:“常总,你早年也在美国求学,应该对数码产品以后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依你说,胶卷相机的市场,还会长久吗?”

常青松微微摇头:“前景不太乐观,但短时间还是主导,估计还有十年左右的生命期。数码相机的优势很明显,但需要和电脑配合使用,目前国内的电脑还不算普及。”

“中国已经落后了世界许多,唯一不落后的就是电脑潮、数码潮和互联网。电脑的普及目前来说还远远比不上美国,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电脑就会走进寻常百姓家。正是因为电脑的普及,由此带来的数码产品和互联网的应用,也会如潮水一样成为大潮。我的想法是,答应柯达控股百分之四十的要求,我们的条件是,向柯达要1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一半注入达富胶卷,一半用来投资LCD液晶屏生产线……”

常青松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夏……夏处长,柯达当初提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时,只肯出资3亿美元,还没有谈妥,现在开口要10亿,才转让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是不是太狮子大开口了?对方肯定会一口回绝。”

“谈判,就是一个互相妥协的过程。”夏想自信地笑了,他很清楚柯达想要占领国内市场的迫切心情,因为在国际市场上,柯达已经被日本的厂家逼得节节败退,如今都看中了国内是一个巨大的新兴的市场,谁抢先占领了市场,谁就获得了打开国门的许可证。夏想根据后世柯达和达富的谈判中,不断让步也可以得知,柯达必定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谈判,谁掌握了对方的底线,谁就拥有了必胜的把握。柯达现在有了危机意识,同时,也面临着一次重要的转型。可惜的是,在后世,柯达选择了保守路线,没有及时抓住数码大潮,惨被淘汰出局。日本的数码相机借机兴起,占领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份额。

更不用说在LCD液晶屏上,更是没有柯达的什么事,柯达由曾经的三大胶卷商一下沦落,甚至在后来的新生代之中,几乎无人知道柯达之名!

全是因为柯达的决策失误,没有抓住此次机遇。

夏想相信,只要能够说服柯达改变主意,他就有可能从柯达手中要出更多的钱!

“只要常总照我的思路去和柯达谈判,说不定还能要来15亿的投资。”夏想看了邱绪峰一眼,又说,“试想,如果你们能为宝市拉到15亿美元的投资,你们将是宝市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