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阴错阳差(第2/4页)

“向师,你对国内和国际的经济研究也颇有建树,就算不当部长,当一个经济学家也是绰绰有余,还有什么难题能难倒你?”邹儒因为易向师的平易近人和在经济学方面的建树,对他也是高看一眼,不当他只是官场中人。

“邹老,我想请问您,达富集团如果和柯达合资的话,您觉得达富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价值多少亿美元?”

“……”略一沉吟,邹儒说道,“我对达富集团的关注不是很多,以达富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五六亿美元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数字。当然,如果有附加协议,在市场的开放上等方面有所让步的话,多上一两个亿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易向师笑了:“以您估算,让国内的官员去谈判,低到什么价钱您可以接受?”

邹儒不以为然地冷哼一声:“如果让官员出面,卖上3亿我也不觉得惊讶,如果他们个人收取了好处的话,就是2亿美元卖掉,也不足为奇!”

易向师知道邹儒对国内众多不懂经济的官员,向来没有好印象,尤其是对不懂装懂,外行指挥内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官员,更是深恶痛绝。他也就呵呵一笑,就又说道:“邹老说的是,如果掺杂了个人利益在内,也就失去了对比的意义。但我想说的是,有一个官员出面和柯达谈判,最后不但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卖出了10亿美元的高价,而且还没有什么附加的苛刻条款,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柯达方面同时又附加了5亿美元的投资,前来燕省宝市兴建新的生产线,您说,他是如何说服柯达方面的?”

邹儒正在倒茶,听了易向师的话,茶水溢出水杯,流了一桌子犹自不觉,不敢相信地问道:“怎么可能?我不相信!不是说国内没有这么有能力的官员,而是柯达集团根本不会大举投资国内市场,以目前的国内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前景来看,达富也没有能力消化15亿美元的巨资……从市场的角度分析,柯达此举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

邹儒一时情绪激昂,说完之后才发现水满杯溢,索性也不给易向师倒水了,直接将茶壶放到一边,问道:“向师,你说的事例是真是假,我怎么没有听说?”

邹儒研究的方向是国内的政策走向,以及国际上成功并购、合资等事例,对国内关注不多,因为在他看来,国内几乎没有一件值得研究的合资事例。因为不研究还罢,越研究越气人,摆明了许多被人在合同条款上设下的陷阱,基本上有点智商的人都可以看出来,但负责签定协议的官员却个个如傻子一样,被人骗得团团转,都前仆后继地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款。

一开始邹儒还以为是国内官员的经济头脑太简单,看不出来合同上的条款有大大小小的陷阱,后来他才知道,哪里是官员们傻,实在是他们太聪明了,才争先恐后地签定对国家和企业来说不平等但对他们个人来说却有大大的好处可得的合同!

邹儒自此一怒之下,再也不关注国内的合资案例。在他看来,合资案例之中,真正对双方都互惠互利的不能说一个没有,但少说百分之八十以上有猫腻,不研究正好,省得眼不见心不烦。

易向师对邹儒的耿直也非常了解,听他一问,也就笑道:“邹老,您现在一向不关注国内的合资案例,可能对柯达投资的事情没有放在心上,应该也听到了相关风声,不过没有留心罢了……柯达总裁史密斯刚刚离京,飞回了美国。”

邹儒大奇:“什么时候的事情?快告诉我,到底是谁说服了柯达投资?不可能,中国的市场对柯达应该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他到底是谁,到底从什么方面打动了柯达?了不起,我一定要见见他,当面向他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