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邹儒的脾气和肖佳的神秘(第2/4页)

中午夏想本来想请邹儒出去吃饭,邹儒不肯,非说外面的饭菜不好吃,而且出去吃饭太耽误时间,他就做东请夏想在食堂吃了饭。夏想在吃饭方面要求不高,反而觉得食堂的饭菜清淡可口。

吃完饭,邹儒就领夏想办理了学籍注册等一系列的手续,然后就又让夏想陪他继续写文章——夏想的任务就是在一旁帮邹儒查询相关资料,因为没有电脑可用,所有资料都必须翻书,翻看旧报纸,忙得夏想脚不离地——他就暗暗感叹,邹儒还真没有把他当外人,直接就把他当弟子使用了。

邹儒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洋洋洒洒写出一篇3000字的力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开窗纳凉,不要怕有苍蝇!》,以屋内空气沉闷,开窗纳凉作比喻,为了呼吸到新鲜空气,为了身心健康,必须打开窗户,但如果因为怕有苍蝇进来,而紧关门窗的话,早晚会被闷死,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不能因噎废食,等等,用形象的比喻来反驳程曦学惊呼“狼来了”的观点。

邹儒的观点是,苍蝇来了有纱窗,狼来了有猎枪,只有经过生死考验的雄鹰,才能自由地翱翔于无限的天空!

完稿之后,邹儒将稿件交给夏想,说道:“小夏,欢迎提出批评意见。有话直说,不用顾及我的身份,我很好说话,也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夏想可不认为邹儒真是虚怀若谷,大凡在某一领域的专家,都颇为自负,轻易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他也对邹儒的脾气了解了一二,邹儒有耿直的一面,也有好笑的一面,更有自负的一面。

想了一想,还是说道:“邹老,我才疏学浅,不敢乱说,您的大作文笔犀利,观点明确,作为论战的反驳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程曦学观点的不足之处,让他的理论站不住脚……”

邹儒一脸喜色,随即又脸色一沉,说道:“不行,不能只说优点,必须说说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也要挑一些毛病出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夏想只好嘿嘿一笑,又说:“邹老,我要是真说了,您可别生气。”

邹儒大手一挥,一脸豪气:“你当为师是什么人?真要是鼠腹鸡肠,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夏想就说出了心中想法:“您的比喻很贴切,很形容,但也给人联想的空间太大了。如果是文学作品还不错,但作为反驳的论战文章,还是比较适合直截了当得好,也容易让读者看懂,看进去,看得爽快。还有不易过多地使用长句子,短句子读起来不绕,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短而有力,才能产生共鸣。有了共鸣,才有可能有拍案而起的效果。还有,您的文章题目也应该直接点明主旨,否则吸引不了喜欢读时政的读者的目光,毕竟现在报纸多,许多人看报纸都先扫一下标题,感兴趣的话才能看进去……”

夏想注意到邹儒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知道他动怒了,急忙闭嘴:“我写文章不在行,随便一说,让邹老见笑了。”

邹儒沉着脸不说话,拿起稿子反复看了几遍,才冷冰冰地说道:“我觉得这样写挺好,我是学者,不管写什么文章都要讲究一个修辞和文雅,照你所说的写,就和赤膊上阵没什么区别了,那是没文化的人的文章,不是我邹儒的风格。对不起,你的意见我不能接受。”

夏想也不恼,他见多了如高老、史老一样的老者,甚至还有脾气说变就变的老古,对于邹儒的变脸早有心理准备,就笑:“是,是,邹老才高八斗,我就是看通俗文章看多了,才信口胡说一通,您生气是应该的。正是因为我知识上的欠缺,才拜您为师继续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