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论战(第3/4页)

夏想也知道,他的话一出口,肯定会引来一片不满之声,果然话音刚落,就有人不快地说道:“信口开河。”

“武断!”

“还是太年轻了,说话太冲动了。”

程曦学讥笑一声,说道:“谬论!”

邹儒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就坐在程曦学身边,反唇相讥地说道:“夏想的谬论是建立在15亿美元的成果之上,不是和我们一样,天天纸上谈兵!”

邹儒的声音不大,但会议室是一间小型会议室,话一出口,人人听得清清楚楚。刚才开口攻击夏想的几个人都是老脸一红,心想夏想的话虽然偏颇了一点,可是人家确实是实战的胜利者,可不是空口大话随便说说而已。

程曦学也是脸上一晒,想说什么又觉得不太恰当,就忍了下来。

就听夏想继续说道:“其实也不是我说服了柯达做出了投资15亿美元的决定,而是我告诉柯达,中国的市场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投资中国,对柯达的长远战略有利,也只有投资中国,才能帮助柯达摆脱目前的困境。我只是看到了柯达急于摆脱困境的心理,并且成功地让他们相信,只有投资中国才是他们唯一的机会。我不是从投资的回报率来说服柯达,也不是从优惠政策的角度来告诉他们来中国投资是多么合适,更没有任何不合适的承诺,我只是看到了柯达内部对数码相机市场的分岐,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董事对数码产品的前景看好,还有对总裁的决定有相当影响力的市场分析师也有几人支持数码相机的市场,因此,我就抓住了机会……”

夏想的机会就是以点带面,抓住最关键的一个点。

已经支持数码相机的人,不用再费心去打动。完全排斥数码相机的人,也不用想着如何去说服他们——基本上是在做无用功——他只需要想方设法让中间摇摆的人相信数码相机的市场前景即可,因为在支持、反对和犹豫的三派之中,犹豫的中间派才是决定性的力量。争取到了中间力量的支持,就等于奠定了胜局。

能透露的细节,夏想也都详细地说了出来,在座的都是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希望他的观点能多少影响到他们,让他们的学生以后在和外商谈判时,不至于为了政绩为了数据,而丢失掉更宝贵的东西。能做到多少是多少,反正他也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渺小,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不能透露的商业机密,以及他的个人秘密,自然就会隐藏过去,夏想斟酌着词句,尽可能让他的故事在精彩之余,也能将他的观点灌输到在座的每个人耳中。夏想的理念是,招商引资是好事,但一味追求GDP的数据并不是好事,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幸福指数才是最需要关注的地方。过多地在意招商引资的数额,过分地计较GDP数据,不在意国民的幸福指数和人均收入,就算中国GDP是世界之一,也是纸上富贵,不过是一堆干巴巴的数字而已,国人感受不到国家的富裕带来的实惠,就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等到后来中国终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时,国民的幸福指数不升反降,人均产值还排在100多名以后,而世界上才不到200个国家!国家富裕了,百姓没有实惠,外不能扬威世界,内不能富民利民,再高的GDP数据又有何用?如果只是全部当成官员升迁的指标,当成在国际新闻中被别人称赞几句的虚荣,别说世界第二,即使是世界第一,在百姓心目中得不到认同没有丝毫分量,也是没用。

国家首先是为自己的百姓服务的,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在国际上露面的。

当然,夏想并没有影射国家政策,只是针对他和柯达打交道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些结论,生发了一些感叹罢了。商业之间的谈判和国家之间的来往,有相通之处,就如和柯达刚接触的时候,美国人的策略就是,你和他讲道理,他就和你耍流氓。我们的官员一向认为,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能和流氓耍流氓,却不知道,一旦我们和美国急了,真要和他们耍流氓的时候,他们又变得绅士起来,开始讲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