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初会副总理(第4/4页)

夏想恭敬地答道:“从表面上看,通海铁路只有利于单城市一家,就算在沿线城市建一些停靠的小站,对当地经济的促成作用也不大。不过从长远来看,通海铁路却是燕省中南部六市的希望,也是黄骅港借此东风成为燕省重要港口的重大机遇。”

如果在座的都是燕省的领导,对夏想的话就能深有同感,但在座几人都是京城高官,目光可不是只落在燕省一省,所以对夏想的说法还一时想不明白,尤其是吴才江更是纳闷,问道:“一条通海铁路,对单城市来说是大项目,对燕省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怎么又被你说成中南部六市的希望了?夏想,在总理面前,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说大话空话。”

吴才江是善意的提醒,邹儒听了微有不满地说道:“夏想是我的学生,我了解他,他向来不说没有把握的话——吴部长的结论不要下得太早了。”

吴才江才不会和邹儒一般见识,在他眼中,邹儒就是又臭又硬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易向师对夏想还是有信心的,就说:“夏想办事一向稳妥,他是燕省人,对燕省的关注比我们要都深入,不妨听他继续说下去。”

何辰东微一点头,也示意夏想继续说下去。

夏想微微一弯腰,适当地表现出对在座领导的尊敬,又说:“通海铁路一旦建成,将会对黄骅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不用说单城钢厂肯定要在港口建造码头,单钢的投资将会让黄骅港口焕然一新。而且单钢因为通海铁路得了便利条件之后,燕省中南部六市都会看中黄骅港的港口优势,六市离黄骅港都很近,反而单城市是最远的一个,既然最远的单城市都能修建铁路借助港口优势大获成功,其他市也会闻风而动,都会想方设法将交通延伸到港口城市,而黄骅港就是最近的一个。只需要修建一条一两百公里的专用铁路,就等于多了一个出海的港口,对于燕省中南部六市来说,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如果几个城市都有专用铁路到黄骅港,对各市的经济发展的好处自然不用说,在短时间内就能将黄骅港打造成燕省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一件了不起的盛事。”

燕省中南部城市,离黄骅港最近。北部几市,离天津港较近。黄骅是县级市,港口规模很小。如果因为通海铁路的建成,因为单钢的介入,而给黄骅港带来新气象,由此引发出来一个黄骅热也不是不可能。

何辰东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意。

夏想的想法确实切实可行,而且目标也不遥远,不难实现。可以说他的眼光很准,对黄骅港的定位也很准确,再想到他不到28岁的年纪,何辰东就不免生发出一丝感慨,真是后生可畏,夏想现在的大局观和能力,已经可以胜任任何一个地级市的副市长一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