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第一战,短兵相接(第3/4页)

程曦学对夏想的自信和侃侃而谈不以为然,向赵泉新投去了疑问的目光,却见赵泉新眼中流露出肯定的神色,不由也是吃了一惊,心想夏想一个小年轻,怎么可能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如此准确?就连他一直也不太看好国内的旅游市场,认为至少还要经过十年的沉淀,国人才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去享受休闲的旅游时光。

随即又想到即使国家出台振兴旅游的相关政策,单城市的文化旅游也未必可行,就继续问道:“文化旅游是一个大而空的概念,恐怕短时间内不好被市场接受,乐观地讲,就算国家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消费者不买帐也没有用,是不是?夏想同志,你是不是有点盲目乐观了?文化旅游的相关项目,在国内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显然,程曦学是想让夏想列举两个成功的例子来说服。

实际上夏想没有必要向程曦学汇报工作,但因为政治上有赵泉新副总理坐镇,而程曦学又打的是学术讨论的幌子,最关键的一点是,他还装模作样地拿了一个小本本,假装要认真记录的样子,姿态之低,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而且语气和善,笑容满面,任谁也不能将他的举动和打压夏想联想在一起,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虚心好学有谦虚作风的教授。

也怪程曦学自己将自己抬得太高了,眼中只有国家大事,动不动就将他的理论研究上升到了国民经济高度,很少将眼光关注到地方政府,即使偶而将目光投到地方上,也是多半关注南方的经济大省,对于燕省的关注,反而很少。如果不是因为燕省要推行产业结构调整,程曦学甚至对于燕省这个离京城最近的省份的经济规模和现状,都缺乏足够的了解。

他问出了上面的话,在夏想听来就不得不笑他一笑,对于燕省的了解,程曦学还真的只是连略知一二也算不上,他抓住文化旅游项目的前景不放,却没有系统地研究一下燕省的旅游市场,不是他的疏漏,就是他犯了许多人都会犯的错误——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刚才赵泉新眼中的惊讶夏想也看在眼里,知道在大的方面他说对了,眼下就只有一个小方面的举例了,就点头说道:“程教授还真是说对了,远的不说,就是燕省也有两个成功打着文化旅游的旗号获得了不小的成功的先例,第一个就是清西陵。清西陵不过几百年的历史,也没有多少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只不过是几个满清皇帝的坟墓,说白了,和各地修建的烈士陵园没什么两样,当然,封建社会遗毒的坟墓不能和我们的烈士相提并论,但正是这样一个埋葬着最后的封建王朝遗骸的坟地,因为打出了文化的旗号,也每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我只提清西陵,另一个清东陵也就不再多说了,接下来还要说说另一个更成功的例子……”

夏想面对一位副总理,一位省委书记和一个省长,一点也不怯场,反而条理分明地和当今顶尖的经济学家辩论,不说别的,光是这份魄力就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暗暗赞叹。

程曦学听了夏想列举的清西陵和清东陵的例子,心中一惊,不由暗暗懊恼怎么只顾着挑剔夏想的过错,没有真正埋头去研究一下燕省的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误。再细心一想,也是他近来只顾着向上走向上看,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真正地用心做学问,有所疏漏也在所难免。

夏想列举的第二个例子是避暑山庄:“作为皇家的庭院,避暑山庄现在成了德泽市的市民公园,但同时作为德泽市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避暑山庄说实话和各地兴建的公园没有多大的不同,但因为号称是皇家园林,就身价倍增,门票高达50元一张,年收入过亿,成为经济落后的德泽市的唯一亮点。”看了一看程曦学不太甘心的表情,他并没有什么同情心,谁让程曦学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他麻烦,找他麻烦也就罢了,所提了问题还有明显的疏忽,不是故意让他借机好好反驳一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