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一念之间,事关长远(第2/3页)

“没表态。”梅升平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老朋友一样拍了拍夏想的肩膀,“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只要你想办法说服了吴才洋,我可以保证有三四个政治局委员表态支持,再找邱家出面,又能拿下两三票,关键是吴家的立场一改变,吴才洋同意的话,他一人就能带动五六个支持者,你再和付先锋谈谈条件,到时四家全力支持你,不信还替你争取不到一个省委常委……除非总书记或总理有一人否决你。”

尽管梅升平说得轻巧,但夏想只是简单地一分析,就觉得难度还是很大,因为吴才洋要答应支持他,肯定会有先决条件,是不是苛刻暂且不说,就算他和吴才洋达成妥协,最后四大家族联合将他抬进了燕省省委常委会,但他也会彻底地烙上家族势力的烙印,从此与平民一系一刀两断。

或许总书记对他是左是右的立场并不十分在意,但总理肯定不行,总理和家族势力之间,矛盾很深,一时很难化解,而且之间的政治斗争也一直没有停过,他从天泽跳出之后,在是倾向家族势力还是平民势力的问题上,暂时缓和了许多,没想到,一个省委常委的职务,就再次让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从正厅到副省,不明确立场,不站好队伍,肯定不会有人大力支持你。副省级是中央直管的干部,将会直接进入国家领导人的后备军之中,必须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否则谁会当你的幕后推手?

也是吴才洋反对他的根本原因所在,在他没有明确和家族势力站在一起之时,吴才洋绝对不会因为连若菡的关系,而一手把他推到副省的位置。

政治交易,尤其是副省以上的政治交易,来不得半点温情。

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他靠向了家族势力,总理有可能否决他。他靠向了平民势力,吴才洋会持坚决反对的意见。

但又必须做出选择,在面临可能的升迁面前,夏想不动心那是骗人,谁不想步步高升?虽然他才32岁,但能创造一个比古秋实更火箭速度的升迁,也能让他多少满足一下虚荣,也能青史留名。

只不过……让一个32岁的市委书记去背后运作高配省委常委,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因为以他的年龄和资历,需要的是有人在关键时候替他说话,拉他一把,而不是靠自己的力量上去。

一个人想上,也上不去,没有梯子也不行。

“夏想,你可要想好了怎么走好下一步。”梅升平看出了夏想的左右为难,“老古病了,总理还有一届就退了,现在吴老爷子还硬朗得很……”

梅升平的暗示夏想岂能听不明白?老古万一不在人世了,他将失去一大支柱,而三年之后总理将会卸任,影响力将会迅速消退,但吴老爷子不出意外活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吴家的势力还在逐渐壮大之中,此消彼长,再加上关远曲时代的到来,从长远计,倒向家族势力是最佳的选择。

但却违背他做人的原则和最初的理想。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现在全面倒向家族利益,确实可以保证利益最大化,夏想是官场中人,人在官场,首要确保的就是政治利益。说实话,在面对巨大的诱惑之时,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有时很单薄很微弱,因为如果你手中没有足够的权力,理想和信念只能是空谈。

梅升平今天请动关远曲出面,其实要的就是让他明白一点,家族势力的时代,即将到来。是逆潮流而上,还是顺势而下,全在一念之间。

夏想蓦然想起了连若菡,想起了正在日益壮大的联想基金——和联想电脑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连若菡心血来潮的产物——他自信地笑了,就算借助了家族势力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又有何妨?等他真正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之时,他就拥有了足够的树荫,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之后,他头上贴的是家族势力的标签还是平民势力的烙印,又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