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着手还击,两处伏笔(第2/3页)

支持了夏书记的提议,得罪了章市长,等夏书记一翻船,章市长再秋后算帐,怎么办?

作为夏想担任了省委常委之后的第一次重大人事调整的常委会,因为受到了风浪的冲击,而变得人心浮动、人心各异。

章国伟目光一扫,就注意到了在座各人眼中的疑虑,心中暗暗得意。他也清楚夏想此时在风口浪尖之中提出人事调整,也是有意借机收拢人心,稳定局面,树立威望之意,但事情往往有两面性,万一提议得不到通过,夏书记的美好愿望不但落空,还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因此,章国伟在随后的发言中,含蓄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现阶段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我对调整方案,原则上持反对意见,认为有必要重新讨论。不过夏想同志和范进同志都比较坚持,我就不好再说多什么,就交给在座的同志们讨论决定。”

章国伟的话就等于公开宣告方案的背后,有过争议,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反对方案,就相当于是支持他章国伟。

本来有些涣散的人心,就更加动摇了。

夏想也知道章国伟总会抓住时机为他制造难题,他就笑而不语,依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范进表态,完全支持方案。

常公治也表态了,一改以前总是和稀泥或是弃权的做法,而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立场:“调整方案很好,非常符合秦唐目前的局势。我个人认为,在夏书记全面主持工作之下的秦唐,正在以全新的步伐,奋发向上的精神,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常公治的马屁拍得极为低劣,差点没把在座众人惊得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但不管是马屁还是驴屁,至少目的达到了,向所有人宣告,他坚定地支持夏想,站在夏想的一边。

如果说常公治前所未有的鲜明立场,让许多中间摇摆的人,重新树立了支持夏想的信心,那么常公治接下来的一段话,就让许多人更加坚定了立场。

“我再说一句题外话,耽误同志们几分钟时间。”常公治再一次双手放在桌子上,以示郑重,“最近,秦唐的局势不太平稳,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在此,我想强调一句,在座各位都是秦唐的高级党政领导,一定要坚定信心,支持夏书记的工作,相信秋睿和欣雨同志的清白。我不怕给大家交个底,据我手中掌握的材料,许多说法都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

常公治的话,等于是以秦唐市纪委书记的身份,对夏想力挺,对梁秋睿和南欣雨力保,同时也间接地表明了市纪委对省纪委调查组的不满!

矛盾公开化了!

难道说,夏书记要就梁秋睿和南欣雨事件,准备反击了?

极有可能。

众人再看坐在正中一脸笃定的夏书记,心中一激灵,不能再心思杂乱了,夏书记现在是中央直管干部,说不定能掀翻傅义一,因为自始至终在调查梁秋睿和南欣雨的事件上,省委没有一个有分量的人物发表任何指示精神,甚至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张黔也没有公开说过一句话。

换句话说,整个事件很诡异,似乎有哪个环节脱节了……

众人都又惊醒了,都端正了态度,不敢再有投机取巧之心了,纷纷投下了赞成票。

基本上全票获得通过!

人事调整由此,尘埃落定,夏想虽然安排的人手不是最多,但最终还是大获全胜,因为此次人事调整影响深远,正式宣告了秦唐的夏想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夏想对秦唐人事问题上的全面掌控,初步奠定了市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的局面。

尽管此时秦唐的局势颇有风雨飘摇的味道,但夏想还是在风浪之中,傲立潮头,迎风而立,成功地再下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