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打蛇要防被蛇咬(第2/3页)

郑盛想要借机拿下怀阳和晨东两市的愿望不但肯定要落空了,而且说不定整顿湘省道桥的意图也难以实现了,郑大书记,现在肯定后悔打草惊蛇了。

不过郑盛的举动正好从侧面印证了夏想的设想的正确性,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任何时候都比激进的手段更有迷惑性,也更容易奏效。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夏想从头到尾将事情理顺了一遍,正要打出一个电话,电话却突兀地响了,一看是直通中纪委的电话,他的心就一跳,湘省有人点火,中纪委就立刻开炮了。

是中纪委副书记武继刚亲自打来的电话。

“夏书记,湘省道桥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京城都传遍了,不少老同志都来中纪委反映问题,让中纪委很被动。”武继刚上来就称呼夏书记而不是夏想同志,显然就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了,“湘省纪委的工作是怎么开展的?总要有个章法才行!夏书记,中纪委常委会议上,隆书记对湘省纪委提出了点名批评!”

点名批评就对了,完全在夏想的意料之中,不批评才不正常。夏想虽然还没有胸怀宽广到闻过则喜的程度,但还是为隆家城郑重其事地提到湘省纪委而心中坦然,因为形势完全符合他的推断,证明了他眼光的正确。

“首先,我代表湘省纪委,诚恳地接受中纪委的批评,其次,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纪委在调查湘省道桥的过程中,已经尽量做到了有理有据、依法办事,而且还尽可能照顾到湘省道桥正常的业务开展,但事关重大,晨东大桥和怀阳大桥相继两座大桥的倒塌,民意如潮,必须要给老百姓一个交待。”

夏想的态度不卑不亢,并没有武继刚意料中的谦下和惶恐,就让他十分不快,说道:“夏想同志,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才能更好地进步。”

夏想依然十分淡定,面对正面的强大的压力,没有退缩之意:“湘省省委、省纪委一致认为,在调查湘省道桥的问题上,纪委的方法得当,工作方法符合程序,经得起考验和调查。”

武继刚的话就带了火星:“夏想同志,你这是什么态度?”

“武书记,有关湘省道桥的调查经过和详细情况,省纪委会向中纪委例行通报。也请转告我对隆书记的问候,请隆书记放心,湘省纪委一定会依法办事,绝不冤枉一个好官,也绝不放过一个贪官!”夏想的话大有含义,武继刚是不是听明白他不管,他就知道,隆家城一定会细心琢磨。

武继刚是中纪委副书记,正部级待遇,但说实话还真影响不到他的前途,也不是夏想托大,而是他清楚武继刚是代表谁在说话,所以他的态度就必须端平,因为根本没有必要低声下气,他不理亏,而且还占在了至高点。

……因为陈传世的意外自杀,有关湘省道桥的处理意见的碰头会,就只能继续延后了。不过还好,湘江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就介入了陈传世自杀案件的调查工作,初步判定死者确实是死于自杀,但死者死前曾经和一个神秘人士见过一面,现场留下了来访者的痕迹,警方正抽调最精干力量,争取早日结案。

郑盛可能是觉得有些没意思了,专程派童凡送了半斤大红袍给夏想,说是他最近喜欢上了毛尖,大红袍就送给懂茶人了。

其实夏想并不是十分懂茶,也自认不是真正的爱茶之人,郑盛特意送来大红袍,功夫在茶外,既是向他示好,又是含蓄地向他暗示什么,夏想就亲自打电话给郑盛,表示了感谢。

只打电话而不是登门感谢,也是表明了夏想的态度,有限合作,求同存异,但不是精诚合作。

想必郑盛也明白了夏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