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要做一次光明正大的坏人(第2/3页)

夏想反倒愣了,虽然他和郑盛现在是合作同盟的关系,但和郑盛之间毕竟还有隔阂,说话的时候,都会尽量避免提及到叶天南的名字,今天是郑书记第一次用“有人”来暗指叶天南。

“也不难理解。”郑盛不等夏想说话,自问自答,“蔡江伟出事不是一次了,以前就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不过处理得及时,捂得严实,事后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夏想欣慰地笑了,郑盛的解释让他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也让他明白了叶天南卸磨杀驴的决心之快的原因所在,因为叶天南清楚,在同一件事情上再犯错误的人,是蠢人,不堪大用,不可造就。

夏想离开郑盛的办公室时,不仅就蔡江伟的命运和省委一把手达成了初步共识,就连顾世奇的下场,也差不多有了一个大概眉目。

郑盛的决心很大,要拿顾世奇和毕鹏为开局,将晨东市大小官员全部理顺一遍,该撤职的撤职,该查办的查办,要学习楚省的“襄樊之战”,来一次湘省的“晨东会战”,省委坚决支持省纪委的反腐措施,如果办成轰动全国反腐大案,则更好。

当年楚省的“襄樊之战”成就了时任省委书记的于中音的威名,现今于中音已经是政治局委员,夏想就想,在郑盛的心思之中,未尝没有借机彰显他省委书记清名之意,借一场轰动全国的反腐大案,赢取名声和政绩。

省委书记的政绩,一是经济,一个反腐。经济方面,可以用务虚代替,文件和数据可以适当地文过饰非。而反腐,要的是实打实的成果,没有倒下几个贪官,没有几个大案要案,也显示不出省委书记的手腕和决心。

但在郑盛高举反腐的大旗向叶天南开刀之时,夏想并不是急先锋的角色,他有他的不为人所知的考量在内,而且作为湘省反腐的具体执行者,他还承担了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桥梁作用,就是要联系郑盛和付先锋,成为两人讨价还价的中间人和纽带。

湘省的局势,不知不觉中埋下了无数枚定时炸弹,何时引爆还不得而知,但如果说先前毕鹏被双规,顾世奇因为行贿被直接就地免职,还不足以让人感觉到今年的湘江的夏天,炎热而多变的话,那么市局一举扣留了怀阳市公安局长、林小远等人的举动,就让许多人终于感受到了夏天的焦躁和不安。

炎热而潮湿的夏季,或许第一场雷雨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从天而降。

……杨恒易十分关注案件的进展,主动打了两个电话到市局过问,得到的答复让他不太满意。陈习明对他阳奉阴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此次尤为过分,就让他十分恼火。

一定要找个机会让陈习明收敛一下,否则他的公安厅长的权威岂非威风扫地?

不过想要抓住陈习明的马脚也不容易,而且湘江市委方面也和省厅有过矛盾,杨恒易也清楚湘江市委不好惹,弄不好市政府总找省厅的麻烦,别的不说,就是水电和一些批地问题,也能让他跳脚。

正觉得气不顺时,就又接到了一个让他更加烦闷的电话。

中组部副部长谢信才来电。

谢信才和杨恒易私交不错,但私交归私交,他却是吴才洋的亲信。

谢信才的电话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不过是扯了闲篇,说了闲话,然后又似乎无意中提到了杨遥儿,他还向杨恒易提到了自己的孩子,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都对孩子爱如至宝。

最后又很巧妙地提了吴才洋,谢信才说,吴部长只有一个女儿,熟悉吴部长的人都知道,吴部长也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对女儿百依百顺。

绕了一个大圈,最后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百依百顺——虽然普通,虽然从谢信才嘴中说出,淡然而随意,但却如巨鼓一样敲击在杨恒易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