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一步惊心动魄的妙棋(第2/3页)

“陈书记,刚才我想了一下,认同夏想的推断。和古秋实相比,我们的光环还是少了一些。”又摇了摇头,宋朝度地赞赏地看了夏想一眼,“夏想不简单,能抢在我和陈书记前面推论出结果,你比以前成熟多了,也让我可以真正放心了。”

宋朝度拿得起放得下的胸怀,还是比陈风更开阔一些。不过夏想也并没有因此而轻视陈风,能进政治局是每个省委书记的最高愿望,官场中人,每一步都要付出无比的艰辛,都难免在面临重大转折面前,患得患失。

陈风也缓和了下来,他也不是看不开之人,多年的官场经历也让他明白,能抓住的机会固然好,但有些机会即使摆在你的面前,也可能不属于你,不过他还是有些疑惑之处:“怎么会?总理怎么会同意古秋实?总理更应该让朝度进政治局才符合利益。”

宋朝度的目光落在夏想沉静的脸庞之上,心中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在一个政治局委员的递补闹得天下震动之际,在一个燕省省委书记惊动各方云动之时,夏想,不过是一个省纪委书记,还远离了政治中心的京城,一回京城,就能拨云见日,透过现象看出本质,一语中的点破了迷局,确实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就连他,直到和夏想见面以前,他一心认为空缺有可能在他和陈风之中,二选一。

现在终于如梦方醒,不能说他们被人故布迷阵给迷惑了,也是他们心情过于迫切,而缺少冷静的分析和面对。

还有一个原因,夏想毕竟也是各方势力的交汇点,更能了解关键人物的倾向,所以夏想的结论不能说就是最终结果,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宋朝度十分欣慰,夏想终有一日会以更成熟更奋进的姿态,昂首迈进省部级的行列。

但对陈风的问题,宋朝度也是想知道答案,尽管他也认为陈风的问题有点对总理不够尊重,不过实话实说,他心中对总理何尝没有一点怨言?

只不过埋藏得够深罢了。

“总理想让叶天南担任燕省省长。”夏想不会对陈风和宋朝度隐瞒关键的环节,说出了实情,“据我推测,总理的思路是,让吴家支持叶天南担任燕省省长,总理支持高晋周扶正。总书记的思路是,古秋实递补进政治局,同时进京,古秋实走后的黑辽省委书记职务,由总理提名的曹永国接任。同时西省空缺出的省长位置,说不定是委员长或是别人的提名了。”

如果说刚才陈风对夏想提出古秋实的递补还半信半疑的话,那么等夏想说出上述一番话,他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内心的震动无以复加。

夏想的结论不但符合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局面,也远比他对局势的把握深入,更比他看得长远,第一次,陈风看向夏想的目光不再是以长辈和领导的身份,而是平视和敬佩。

不错,还有一丝难言的敬佩。

如果夏想的结论正确的话,那么此次人事变动之中最大的赢家是总书记,因为拿下了一名政治局委员的名额,意义重大,甚至……甚至有可能两年后关远曲上任之时,就是古秋实坐实政治局常委之日!

而总理也收获颇丰,一个燕省省长的宝座,一个黑辽省委书记的宝座——虽说曹永国未必是总理的坚定力量,但也正因为曹永国的身份特殊,既是总理的一系,又是夏想的岳父,他的提名才好获得总书记的认可和家族势力的点头。

而委员长或另外一人,也能借机拨动西省的局势,至少也是一个省长的宝座。

不得不说,借一个政治局委员的递补,盘活了数个省份的人事,果然是一步惊心动魄的妙棋。

但问题是,夏想连正部级都不是,怎么就能看得如此准确如此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