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章 三方面的胜利(第2/3页)

虽然孙习民的妥协和周鸿基的大下狠手,在政治上是夏想的胜利,但平心而论,在提升齐省正面形象挽回齐省的被动局面的层面来说,又何尝不是齐省省委和齐省人民的胜利?

所以,尽管有人做出以上决定是无奈的选择,心中憋屈难受,并且认为是一次重大失利,但齐省省委大多数人还是长出了一口气,心中感谢正是因为夏书记一系列的措施,才让齐省省委一改被动挨打的局面,终于不再被人在网上口诛笔伐,身为省委的一员,人人都大感轻松。

一系列的事件烟消云散之后,齐省省委,进入了相对的平稳期。在不为人所知的背后,衙内的离去,宣告着千江集团的投资事宜,暂时搁浅,而衙内对达才集团伸手的企图,宣告破灭。

更远离公众视线的一件事情是,何江海意外消停了许多,也消沉了许多,似乎大病一场一样,整个人无精打采了很长时间。

后来在接连去了京城几趟之后,听说又暗中和叶天南会面,才终于又恢复了精气神,人也精神了许多。

而周鸿基在对省盐务局来了一次清洗之后,不出所料,他在其后半个月之内,连续去了两次京城,固然对外的说法是向中纪委汇报案情,就齐燕两省的盐务局反腐大案进行对接,但明眼人都清楚的是,周书记恐怕一是向中纪委汇报工作,二是向国务院方面解释苦衷。

国务院方面先不用说,周鸿基自有渠道沟通,而他又不象孙习民一样特别在意国务院的态度——在第二次前往中纪委汇报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再和国务院方面接触,而是直接迈进了隆家城的办公室。

此时的京城已然是夏天最炎热的时节,比鲁市还要干热几分。虽然空调营造的人工凉爽环境能让人暂时逃避酷暑,但毕竟是人工小环境,在空调下面呆久了,还是不舒服。

最神清气爽的还是大自然的清风。

隆家城的办公室位于二楼,正好处在通风口,他请人专门改造了通风,从窗户吹来的清风可以穿堂而过,然后绕行办公室一周,最后从门口消散。

正好窗户所冲的外面绿树高大,又有爬山虎爬满了墙壁,就给人分外清凉的感觉。隆家城就在自然清风之中,和周鸿基畅谈。

“空调吹久了,头疼。”隆家城见周鸿基头上隐隐有汗珠,笑道,“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受不了热。现在经历多了,总算明白了一句话说得确实没错——心静自然凉!”

“不过,许多道理要体悟,而不是感悟。感悟不真实,体悟到了,才算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

讲了几句大道理之后,隆家城的话题终于又落到了夏想身上:“夏想可是送了我一份好礼,我还以为,上次事情已经算完了,你想呀,中纪委都被礼送回来了,无功而返,要是传到外面,别人会对中纪委有不好的看法的。没想到,上次是一盘小凉菜,现在才是开胃大餐。真有他的,还真让我头疼了。”

周鸿基只是附和着笑,因为隆家城说话的时候,虽然微微皱眉,但脸上的笑容还挂着,证明他气归气,其实还是无奈大于气愤。

确实是,夏想利用齐燕两省盐务局的联合办案,好好送了一份不菲的礼物给中纪委,更准确地讲,是给隆家城。

中纪委和夏想之间的过往与恩怨,周鸿基自然清楚,对于夏想的还手,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发表看法的话,是不置可否!

或许从内心深处来讲,甚至还隐隐支持夏想的做法,因为连他也看不过当年在秦唐的一场大雨——尽管说来当年的事情并非全是隆家城的用意。

燕省纪委调查的燕省盐务局的问题,落马的官员不比齐省少,两省联动的威力不小,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强烈关注,只可惜国内媒体出于某方面的原因,都集体失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