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章 意外之局(第2/3页)

如果让刘一琳知道夏想现在和李童非同一般的关系的话,她必定更会有夏想刮目相看。

实际上,她早就对夏想刮目相看并且高山仰止了。

平心而论,在郎市时,她和夏想之间的接触虽然不少,但实际上并未有过真正的合作,因为她一直不喜夏想过于锋芒毕露的性格,虽然一开始,她很想和夏想站在一起,在郎市时,很期望和夏想成为坚实的盟友。

夏想在郎市的大刀阔斧,在郎市力战哦呢陈,血拼古向国,她都看在眼中,只是冷眼旁观罢了,虽不赞同,却又没有太明显表露出不满,是敬而远之或是隔岸观火的态度。

却在内心认定,夏想的官场之路,不会走得太远,因为他太激进太理想主义了。

不想……一向自认有识人之明的刘一琳却看走了眼,郎市之后,夏想一路高走,天泽的海阔天空,再到秦唐的风雨连城,一路走来,一路高歌猛进,不但继续过关斩将,而且还步步高升,甚至……还在秦唐一任高配了省委常委,从而一步迈入了副省级高官的行列。

就让自以为见多识广的刘一琳大跌眼镜,同时又大为不解。

但不久之后,一次回京,在一次小范围内的秘密座谈会上,刘一琳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并且难以置信的消息,就是夏想已经进入了总书记之眼,有望成为总书记和家族势力联合培养的后备力量,她不但大为震惊,还表示不可理解。

夏想升迁的速度确实快,也确实有政治手腕,但他太勇猛激进了,担任某一方面或一省的领军人物还行,当成后备力量培养,是否有失偏颇?毕竟后备力量要求的不仅仅是有政治智慧,还需要有人格魅力,也需要掌控一切的气度和魄力。

夏想几乎具备了所有的潜质,只有一点,不太会团结大部分人!

核心人物不一定要有出色的才能,不一定要有推陈出新的政治理念,但一定要有团结大多数人的能力,否则,无人信服。

但随后不久,刘一琳才意识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因为她的眼光不但比不上经验老道的吴老爷子,也比不上目光如炬的总书记,毕竟她的层次还低,境界不够,对夏想的认知流于表面。

而夏想远比她认知之中高明了太多!

在湘省纪委书记一任之上,夏想虽然依然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风暴,但却始终躲在幕后,将功劳推到了郑盛的身上,是为高超而不着痕迹的手腕。

再仔细一想的话,夏想推动反腐风暴,一方面确实为百姓做了实事,肃清了湘省的官场风气,另一方面,为郑盛送上了政绩,同时打击了政治对手,最主要的一点,反腐风暴,让总书记和家族势力双重受益,双方满意。

此乃为政治之上最高明的纵横之术。

既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又能获得百姓之中的名声和高层之中的赞赏,是古往今来,无数政治家一生为之追求的最高境界。

至此,刘一琳才多少摸到了夏想的政治智慧的高超之处,也稍微跟上了夏想在飞扬的官场之路的背后,不着痕迹的高明。

果然,随后夏想上任齐省省委副书记,就让刘一琳更是进一步认识了夏想。省委副书记的夏想和省纪委书记的夏想,说是判若两人有些夸张,但说是风格大相径庭也算贴切。

刘一琳不由不心生感叹,夏想,真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一个阶段一种风格,一个位置一种手段,看似没有定型,其实全是为了下不负百姓,上不负国家的最高政治理念服务,她和他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虽然现在从级别而言,她和夏想已经同为副省级,但实际上,也许一任市长之后,她就有可能退居二线,而夏想的省委副书记之职,显然是接任省长之前的最后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