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章 动静(第2/3页)

衙内其实说到了点子上,他是旁观者清,也是从他经商的角度来分析,夏想此时再冒险出手,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所以,没有必要。

周鸿基却是不信,因为他是政治人物,在他眼中,夏想的性格中有冒险精神,同时,夏想也有落井下石的动力和意愿。

他一心认为,政治之上的较量不是双赢游戏,和商业大不相同。商业允许双赢,比如可以有联通和电信共存,但在官场,一个省只能有一个省委书记。

换言之,政治斗争之中,只能有一个胜利者。

再联想到各自身后阵营天然的敌对,周鸿基就更认定即使不是夏想亲为,夏想在朱振波死亡事件之上也有推脱不了的干系。

但现在和衙内纠缠此事,显然并不明智,就转移了话题:“不说了,先说说你的经济大计进展如何。”

一提经济大计,衙内高兴了,他打来电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想告诉周鸿基,虽然政治上暂时失利,但在经济大计上,进展非常不错,京城方面的吞并计划,虽然在政治推进上稍微受阻,让他吃惊的是对方有军方背景,但随后等他加大了经济攻势之后,对方就又节节败退了。

而且对方的军方背景并不深厚,听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大校?衙内就不将对方放在眼里了,准备继续加大力度。

而和达才集团之间的合作,已经在京城初步签定了协议,衙内正在调集30亿资金,准备一次性注入达才集团,以显示他的诚意,当然,不是豪爽,是投石问路,是为了下一步大计着想,是为了迷惑成达才。

衙内来电,多少让周鸿基心里平衡了一些,夏想也不是无所不能,至少在达才集团的问题上,就着了道。哼,走着瞧,在朱振波的问题上,不信你不露出一点马脚,到时要你好看。

周鸿基刚要起身,准备去找崔百姓碰个头,统一一下口径,商量一下对策,刚站起来,电话又响了。

要是平常,他转身就走,也懒得接听电话,因为不是所有电话都必须接,但现在情况不同,事情繁多,就立刻拿起了电话。

不想正是崔百姓来电。

崔百姓的声音,不再是一贯的慢条斯理的腔调,而是微有慌乱:“鸿基,汤世诚和解少海,同时翻供了!”

啊?周鸿基震惊得目瞪口呆!

……

火急火燎赶到省委招待所,一口气爬上了三楼,周鸿基以前所未有的迅速来到了崔百姓暂时设在省委招待所的办公室中,一进门就看到崔百姓正愁眉不展地发呆。

汤世诚和解少海的问题早就成了定局,怎么又翻供了?周鸿基既愤怒又不相信,但很明显,崔百姓肯定不会对他说谎。

汤世诚和解少海明明都咬出了何江海,也正是他们的供词才让中纪委最终决定派出崔百姓出面调查,虽然出于谨慎的考虑只是暗中调查,毕竟也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当时周鸿基还认为中纪委的做法有点过于谨小慎微了,其实即使没有朱振波的供词,只凭汤世诚和解少海的供词,也足以可以将何江海定罪。但周鸿基认为不仅仅要将何江海拉下马,还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而朱振波可能会供出何江海指使他人逼迫陈秋栋自杀一事。

如果再牵连出陈秋栋自杀案件,何江海说不定会难逃一死!

也正在基于痛打落水狗的心理,周鸿基才非要将朱振波抓在了手中。

却抓了一手糟。

而他一直引为最大杀器的汤世诚和解少海,在关键时刻,在朱振波刚死之际,竟然在中纪委面前……翻供了?

玩笑开大了!

“汤世诚和解少海异口同声,声称当初咬出何江海,是受到了省纪委方面的诱供,并且有人承诺只要他们咬出何江海,就能对他们宽大处理。”崔百姓紧锁眉头,说出了一句令周鸿基为之心惊的话,“鸿基,你让中纪委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