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非要大动干戈不成(第2/3页)

非要大动干戈不成?夏想来到齐省之后,一直努力让自己在平稳中前进,在平衡中协调,很少想过要施展强硬手腕去拿下一个人。现在看来,有时敲打和暗示并不起作用,有些人只认实力,那好,不见黄河不死心?

黄河就是鲁市,想见黄河,容易得很!

周鸿基在听到消息之后,竟然无谓地笑了,摇头说道:“疯了,疯了。还要折腾个没完?都还干不干正事了!”

周鸿基在经历大悲大痛之后,幡然醒悟之后说出的话,在夏想听来却不是欣慰,而是凄凉。因为曾经在最该收手的时候,周鸿基并不收手,非要追究到底。现在他想收手,但局势已然大变,有人发现了时机,准备继续搅乱局势,和当时的周鸿基的固执是何其相似?

世事就是如此,你想怎样的时候,别人不想。但当你醒悟过来之后,不想怎样的时候,别人却又深陷其中,非要怎样。

夏想和周鸿基坐上汽车,紧急返回省委,路上,周鸿基继续说出了他和杨银花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时心软再加上杨银花再三恳求,周鸿基就答应了杨银花,因为杨银花说只求周鸿基帮她调离省纪委,最好调出纪委系统,然后她和他之间的流言蜚语就会慢慢消退。

也是周鸿基毕竟经验不足,虽然杨银花说得很诚恳,煞有介事,但荒郊野外哪里是谈事情的地方?而杨银花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热水,请周鸿基喝,周鸿基也没多想,就喝下了。

结果不多时就感觉头晕,然后就人事不省了。

醒来之后,他躺在一堆乱草之中,还好,身上的衣服还完整,也没少什么零件,再看杨银花也不知去向,他一个人竟然在一处废弃的工地睡了一夜,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事情确确实实真实地发生了,周鸿基回想起和杨银花见面的种种,总觉得似乎遗漏了什么,却又抓不住要点。他并不生气杨银花骗他,也不觉得窝囊和愤怒,而是在野外被人扔了一个晚上,醒来之后,一下想开了许多。

他是高高在上的省纪委书记,平常出门前呼后拥,威风十足,但如果下台的话,就和现在一样,一个人孤孤单单,无人捧场,也不过和普通人一样,随便一堆乱草就能打发了。

人啊,除去身上的衣服和光环之外,真的区别不大。

但现在听到衙内和南明矿难两处同时传来的消息之时,周鸿基恍然而惊,他知道杨银花的用意了,一是拖他一夜,让他无法及时知道消息而做出反应。二是让他和衙内一样,因为被人算计而恼羞成怒,从而在盛怒之下,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

只不过……衙内的盛怒是可以想象的,而他,却没有了一丝的怒气,也没有要继续追究到底的想法,特别是听到矿难发生之后,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齐省不要再出任何问题和事故了,该消停了。

但政治斗争却是永远不会消停的艺术,路上,夏想在压抑的愤怒之下,却十分冷静地说了一句:“临近换届,各地都不太平,不止齐省一处,岭南省,也是风急浪高。”

周鸿基叹息一声:“这么说,夏书记为了维护齐省的安定团结局面,要出手了?”

岭南最近安全事故频发,让人应接不暇,新闻之上报道的全是各地车祸和抢劫案件。诚然,岭南的治安差全国闻名,一向如此,但在不久前陈皓天刚刚发表讲话,说是岭南的治安差是新闻媒体的误读,他话音刚落,又有不少岭南安全事故见诸报端和网络。

个中意味,不言而喻。

就连夏想认识的鲁市军区的一名大校木风,也被临时抽调到岭南执行秘密军务,可见形势之危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