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章 形势……一触即发(第2/3页)

或许在夏想的视线之外,也有如李丁山一样有原则有担待真正为民请命的好官,但却不为夏想所知了,而李丁山和他亦师亦友的关系、保持了十几年的友谊,最是难能可贵的友情。

“品都可不是什么战场……”李丁山也听到了传闻,不以为然地笑道,“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以己度人,比如酒鬼就认为世界上人人好酒,色鬼就觉得所有男人见到女人就会走不动,阴谋家见到一出碾压小孩的车祸事件,也会猜疑是不是有人为制造的可能……呵呵,随他们胡乱说去,我只求问心无愧就行了。”

夏想点头赞成李丁山的说法:“主要也是齐省的政治气候过于复杂,再加上何江海的离去,新任政法委书记的上任,还有前一段时间的人大质询省长事件,也不由人不事事联想到政治斗争。要我说,其实品都还算风平浪静多了,鲁市,才是战场,而且还有可能是一场持久战争的战场。”

李丁山为之一愣,愕然问道:“怎么说?”

“我中午和孙省长、周书记刚刚见了一面,吃了一顿便饭,又听了一个故事,还听了听孙省长的心声……”夏想话说得严肃,表情却是放松,“怕是秦省长要绯闻缠身了。”

秦侃绯闻缠身还是小事,因为在孙习民的计划之中,绯闻事件只是第一波攻击。

紧随其后的第二波攻击,是针对秦侃的分管工作中的失误,进行正面的排挤和打压,并且要充分利用省长的权威,调配秦侃的工作,让秦侃疲于应付,无暇分心再在人大会议期间制造事端。

所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孙习民和周鸿基约夏想见面,先是借席思思之口提出了秦侃的绯闻,随后在夏想提出程在顺在京城和衙内暗中见面的消息之后,孙习民也不再绕弯,直接提出了他的真正所想,就是想化被动为主动,决定全面反击秦侃,让秦侃一败涂地。

不过……孙习民对于衙内和程在顺在京城见面一事,不但十分震惊,也大为不解,就连周鸿基也是无法理清其中内在的联系,以至于周鸿基当场按捺不住好奇之心,拨通了衙内的电话。

结果衙内的答复是,程一阳回国了,程在顺到京城和程一阳会面,他是程一阳的老同学,当年和程一阳关系非常不错,不出面接待一下也说不过去。

既然衙内的回答很有诚意,理由也很充足,周鸿基也不好再多问事情的背后有没有委员长的影子,只是含蓄地一提程在顺对孙习民的刁难,他原以为衙内会顺势接话,要和程在顺说道说道——此时程在顺仍在京城,还未返回鲁市——不料衙内的回答,让周鸿基十分无语。

“鸿基兄,我毕竟不是官场中人,对于官场上的事情,还是不便多嘴了。我和程在顺见面完全是私人性质的见面,不想谈论政治。”

完全就是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让周鸿基十分不快,也让孙习民如鲠在喉,脸色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夏想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心里也更亮堂了几分。

今天和李丁山一见面,他就将和孙习民、周鸿基之间的会面和盘托出,也是因为他有事要和李丁山相商。

李丁山听完,微微皱眉,站起身来在房间之中来回走了几步,忽然一拳打在窗户之上,一脸怒容地说道:“都是为了个人私利,出发点都不是基于公心,过分,太过分!”

李丁山有时圆润,有时也有激愤的一面,他的不确定性的性格,也是他让人难以琢磨的一个缺点,但对夏想来说不是问题,因为夏想甚至比李丁山更了解他自己。

“李书记,我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夏想提到了问题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