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6章 重任(第2/3页)

夏想没接梅升平的话,对于家族势力未来的走向,以他目前的级别和资历,还不具备太大的发言权。

进了房间之后,梅老爷子正在客厅背手而立,面向一幅国画,似乎沉迷其中。夏想的脚步声一响,他才回过身来,一指国画,问道:“夏想,你来看看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心境?”

梅老爷子是四位老爷子之中,最儒雅最含蓄的一人,或许是出身诗书世家的缘故,又因为从小生长在南方,他说话时就如和风细雨,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雪白墙壁上挂着一幅淡墨素雅的国画,画中有一位老人负手而立,站在高山之巅。周围是群山、云海、林海,有一条羊肠小路从山顶通到山脚之下,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沧桑、孤独和无法言说的凄凉。

遗世而独立的不是政治家,政治家都太入世了,而是世外高人。但世外高人又不会借世俗之画来表达什么意境,尤其是人在山峰,却还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到山脚之下,可见人在高处,心在世间。

再看画中老者只有一个背影,而且四周苍茫云海,天地悠悠,心境应该是徘徊而无奈。

夏想愣神片刻,答道:“老爷子,画中人既然已经退下,就该放下许多事情,云海、林海都是人生美景,美景当前,就该坐下品茶赏景,而不是想着随时转身下山。”

梅老爷子先是一愣,随后激动地向前一步,双手落在夏想的肩膀之上,惊喜交加:“妙,答得妙。夏想,在我见过的年轻人之中,你是最有悟性的一个。没想到,没想到你对国画还大有研究。”

夏想暗叫惭愧,他对国画并无研究,只是稍有爱好。古代为官者都是文人,常以诗画寓意,夏想多读史书,自然而然就对诗画之中蕴含的人生感慨和政治寄托稍有涉猎。

主要也是当他刚进门之时,见到梅老爷子负手而立的姿态和画中人几乎相同,再联想到付老爷子之死对梅老爷子的冲击,画中意境即赏画之人的心境。

梅老爷子又冲梅升平说道:“我现在算是真的服了老吴,他的眼光看人之准,谁也不及。吴家有夏想之助,可保百年基业。”

“这幅画,是洪总理送我的。”

洪总理?当年豪情万丈要趟地雷阵的悲情总理?怪不得画中的意境有无奈和凄凉之意,当年的洪总理的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结果只担任了一届总理就黯然下台,历史,没有留给他太多的时间。

梅晓琳端茶出来,低眉顺眼,悄然看了夏想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梅晓琳坐在下首,夏想在梅老爷子右侧,梅升平居左,坐定之后,梅老爷子端起手中茶杯:“来,同起一杯,敬老付!”

几人同饮。

“今天,故人辞世,我的心情很沉重,老付先走一步,我和老吴、老邱不用多久也会随他而去,想想也没几年了,是该放手的时候了。”梅老爷子又端起一杯茶,“第二杯茶,从今往后,我放下梅家一切事务,不再过问世事。梅家之事,全权交与升平和晓琳。”

几人再饮。

“最后一杯茶,我敬夏想。”梅老爷子亲自举杯敬向夏想,“在此,我为梅家立下规矩,第一,永不和夏想为敌。第二,凡有关系到梅家整体走向的大事,升平和晓琳,务必征求夏想的意见再做决定。”

夏想为之一惊!

如果说付老爷子的临终托付,算是无奈之举,是为付家今后的长远打算,那么梅老爷子的退位之举,则是主动进取,是以退为进的积极之举。

只不过太厚重了,夏想怕承担不起,正要推辞几句,梅老爷子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梅升平微一迟疑,也是端起茶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