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0章 良机第一局(第2/3页)

毫不夸张地说,夏想今天的举动,为挽救政府机关在百姓心目中人浮于事的机关作风的形象,树立了榜样!

夏想不等矿难事件调查清楚之后就召开发布会之举,列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件大事之一,绝不是虚夸。

“事故的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之中,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做出郑重承诺,安达矿业的矿难事故,绝不会出现瞒报、漏报等不良现象,一定透明、及时地公布每一步处理结果。现在王向前副省长已经亲临现场,正在指挥救人抢险工作。”

夏想的目光沉静如水,脸上的表情刚毅而果断,他用力一挥右手:“请各位记者朋友监督,也请记下我说的每一句话,如果省委省政府在安达矿业矿难事件中处理不及时、过程不透明,达不到各方满意,我会主动提出辞职!”

“轰……”会场先是沉寂了片刻,随后爆发了雷鸣一般的掌声。在国内每个官员当官位是性命一样的普遍现状之下,从来没有见过一人——尤其是到了省部级高位之后,一出大事,只见百般推诿,要么推卸责任给下级,要么捂紧盖子——如夏想一样敢在新闻发布会上立下军令状,当众提出主动辞职的口号,当为国内第一人!

与会的新闻记者也参加过不少新闻发布会,对于各级官员官话套话却就不说真话人话的嘴脸,已经习以为常,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让在座每个人心中都大起波澜。夏省长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官腔套话,也毫不避讳矿难事故的人数,如此磊落、直爽的作风,绝对是官场之上的一股清新之风。

掌声送给夏想,也是送给在座各位记者心目中年轻一代省部级高官的榜样,掌声过后,有人带动站了起来,继续热烈鼓掌。

最后所有记者都站了起来,都人人一脸激动,充满了热切,用力地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夏想冲记者们抱拳致意,等掌声停息之后,他又语重心长地说道:“出了事故并不可怕,人都会出错,何况一个有着几千万人口的省份?怕的是,出了事故瞒报漏报,欺上瞒下,没有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再次发生的决心和勇气,只想着怎样捂盖子,怎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掩耳盗铃!”

“在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最后,我想讲一个故事。明朝末年,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崇祯皇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让大臣献计献策。结果有一个大臣提议要驿站开刀,裁掉驿卒可以为朝廷节省一大笔开支。结果崇祯皇帝同意了。历史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因为被开除的驿卒之中,有一人靠驿卒的工作养活一家老小,现在工作没了,他一怒之下回到了陕西老家,加入了造反的队伍,最终明朝灭亡在了他的手中……”

“好,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什么时候召开第二次发布会,等候通知!”

话一说完,夏想转身离去,不再多发一言,留给众多记者一个毅然决然的背影。

掌声,再次掌声雷动。夏想雷厉风行的作风,别开生面的发布会,以及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当众喊出辞职的新生代的省部级高官形象,深深地印在与会记者的每一个人的心中。

夏想的新闻发布会召开得相当成功,可以说,不但影响了整个国内的官场风气,也在国际上造成了相当有冲击力的影响。

两名被唐天云破例允许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国外记者,在会后以激动兴奋的心情写下了一篇稿子发了回去,稿件的重点没有落在西省的矿难之上,而是对夏想大胆新颖的工作作风大加赞扬,字里行间不乏赞誉之词。

反倒矿难事件成了次要事件,完全被夏想个人的光芒掩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