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风雅殇(第6/10页)

我知道他这是趁热打铁,拍我马屁。但我当时听了还是挺享受。这也是现实,对一个画家来说,作品能在市场流通是硬道理。所以,后面的几年,我腾出许多精力在打理自己的作品,我的艺术精进也是有目共睹的,我的作品卖得确实不错。但我忽略了自己另一个身份的重大责任,对自己的手下粗放管理,导致这帮人投机钻营,肆无忌惮,以不惜损害政府利益和行业信用,来谋取私利,大发横财。某种程度上讲,是我自己太自私了,光顾了个人眼前利益,耽误了对本来职责的严格履行。还有,我也是中了这帮人精心设计的“局”——他们希望我粗放,再粗放,最好不去管他们的事,所以就顺着我的喜好,放了一些烟幕弹,把我导入专心画画儿这个“局”,分我的心,瓦解我的注意力,好让他们为所欲为啊。

唉,造成的损失,真的不可估量。我现在能弥补自己过失的,就是利用各种渠道,把他们黑勾当的手法一一揭露了,把这个行业的黑规则通过各种渠道捅出去。我也跟省委领导做检讨打保证过,我要加入到那些有良知的艺术家和优秀商人中去,跟他们一道撕开这个灰色地带,让大家看个清楚。这是我能做的一点微薄贡献,算是将功补过了吧。

这里,我跟您简单说一点,将来我会写一本书,专门揭露这个“灰”。

比如工艺品中的红木类,从材质上分,就有五属八类三十三种,最高品质的海南黄花梨,木质坚而润,色泽美丽,纹理极其漂亮,其价格是其他种类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雕一个手把件,都要一两万以上。但木头一旦做成家具和工艺品,多道工序后,一个类型的木头中,细致的品种很难完全区分。都是红木,把鸡翅木说成紫檀,很常见。但这个还好,毕竟还是红木啊,以次充好而已。再比如玉器、水晶等矿石类,那就更复杂了,人造的效果以假乱真,甚至直接用玻璃钢代替玉石,用玻璃或人造树脂代替水晶,一般肉眼看不出来。可这个,才是低级黑。

至于高级黑,一定是把工艺上升到艺术,把艺术上升到文物。

大张他们有一阵子就发了这个黑财。中国不少人在发这个财。

造假古玉的地方,大多是用青玉等低档次玉石,粗糙仿古雕刻,然后化学侵蚀,做旧,形成类似出土古玉的伪劣艺术品。再赋予一个年代、出土情况、得到途径的玄乎说法,骗局就完整形成了。一块品质低的青玉牌,正常的定价是几百块到一两千封顶,但如果是文物,特别是弄成唐宋时代甚至“殷商”时期,或者清朝“宫里头流出来”的,呵呵,那价格就是几万、几十万,一件东西宰得你倾家荡产的例子,多的是。

文物骗子最喜欢跟“官方”合作,因为信用最值钱。大张他们就是跟这些民间骗子合作的。文物商店后来撤销了,但一个商人把场地租下来,继续挂羊头卖狗肉,大量销售假古玉和字画。后来得知其实是大张他们几个人,跟外面商人合股做的店。他们人站在国有文化单位,心和利挂在外面的黑店里。每当遇到大买家,他们就介绍到那家店去,然后名义上的“店主”,就神秘兮兮地从里面拿出某几件文物,说这是真正的好东西,是从“文化厅”里的博物馆里“流出来的”,看中了就悄悄买走,千万别声张。很多土老板就这样被骗了,买了一块“蚌埠出土”的烂玉片当成传家宝珍藏着。这个,就不多说了,因为这还不是重点,重点说三遍,永远是字画,字画,字画啊。

字画造假的初级阶段,是仿作。就是找无名画家,对着名家作品,照葫芦画瓢,“创作”出一幅一模一样的“名家作品”,或者“名家风格作品”。你到北京琉璃厂,几乎每个字画店都卖“启功”“范曾”“沈鹏”,甚至华国锋的书法,卖黄胄的毛驴,齐白石的虾子,何家英的工笔少女,一张50元~500元不等。到南京夫子庙和清凉山,到处有陈大羽的“公鸡图”和徐培晨的“金猴献瑞”,林散之的书法“风雨送春归”,甚至傅抱石的“丽人行”,一两百块,一两千块,大甩卖。但这类东西属于人为模仿,仿作的笔意只能形似,绝对无法再现名家神韵,比较容易被识别,而且也登不上大雅之堂,卖不出什么价钱。这类作品只能停留在作坊与地摊,供一些穷困潦倒者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