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史之狱(第3/8页)

贰 景穆太子

拓跋焘有十一个儿子,长大成人活下来的只有四个。拓跋焘雄武一生,后嗣不尽如人意,唯有长子拓跋晃总算有点出息,“明慧强识,过目不忘,好读经史,皆通大义。”聪明、记忆力好,理解力也可以。五岁立为皇太子,十七岁监国。

太子监国。太子是总理,崔浩只是副总理。朝廷大事的最终决策权握在太子手里。太子在国史事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有人说,太子拓跋晃是鲜卑贵族反对崔浩的背后黑手,起因于灭佛事件,因为太子是佛教徒,事实是这样吗?

拓跋晃有一个大大的缺点,为人懦弱。拓跋焘出于历练太子的考虑,远征柔然带着太子。战争中拓跋晃表现出来的能力深得拓跋焘赞许,但懦弱的性格注定了他令人惋惜哀伤的命运。

拓跋焘远征,国内大事均由太子处置。监国的权力中心包括四个大臣,穆寿、崔浩、古弼、张黎,真正说了算的是穆寿和崔浩。拓跋焘最信任崔浩,穆寿总是以鲜卑贵族、红色子弟身份凌驾于崔浩之上。不管怎么说,穆寿活着的时候,尚能压制崔浩,他一死,崔浩专制朝权。

鲜卑贵族状告崔浩任人唯亲有根据,崔浩曾经一次任命几十名士人担任各地郡守。北魏选拔干部不搞科举,基本沿袭两汉的接班、聘任和荐举制。崔浩通过荐举制直接把几十个人推上地方领导岗位。

录用官员需要考核,何况是各地方的一把手呢?太子拓跋晃对此表示异议:“早先征聘的人才,也是作为州郡官入选的,他们担任副职已经很久了,辛勤劳苦一直没得到过朝廷的报答,应该首先补充他们做郡县守令,让新征聘的人代替他们做副手。而且太守、县令管理百姓,应该由经历过世面、有经验的人来担当。”

拓跋晃说得很对,你推荐一批人,哦,上任就干一把手,先前征聘的人才怎么办?他们做副手很长时间了,应该让有经验的人才做正职,后来的人干副职。

崔浩傲慢地拒绝太子提出的正确折中意见。经过再三争辩,拓跋晃最终满足了崔浩,几十人同时被任命。东宫官员高允叹息说:“崔公恐怕免不了一场灾祸,为了满足未必存在的私心而同长官对抗争胜,用什么来保全自己呢?”

崔浩为什么非要用这些人呢?难道真像政敌所说的那样,这些人是亲朋好友,或者行贿送礼?亲戚里面必然有。高门士族之间彼此联姻,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与清河崔氏有婚姻关系。崔浩为官不清廉,受贿不可避免。这些均不重要,重要的是崔浩要效仿魏晋,建立一个以世家大族为中心的国家政治制度。表现在官员选拔上,就是九品中正制。因此,崔浩推荐的人都是高门望族。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巨大变革的时期,入侵、战争、各种势力的角争使土地丧失所有权。每个人的利益处在重新再分配的重要关口,人们反复争夺,不惜发动战争,从八王之乱到北魏建国一刻都没有停息。社会需要秩序,国家需要安定,首先要做到让拥有财富的每一名成员感到满足。

崔浩大整流品,明辨出身姓氏等级,严格搞起门阀制度。他渴望以门阀社会来确保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上等人就是上等人,下等人就是下等人;有钱就有钱,没钱就没钱,别奢望。门阀制度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

外甥卢玄劝过他:“别这么搞,创立制度进行改革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地制宜,您想想,赞成这项措施的能有几个人?三思后行吧!”

崔浩没有听,他这个人才华横溢,具有与生俱来的贵族性格,傲慢,专横,固执,做作。崔浩不仅走到鲜卑贵族的对立面,由于过于固执、不善于调和各方面矛盾,在汉人中间也引起分裂,失去庶族地主,甚至代北豪门的支持,把鲜卑贵族、代北豪强和庶族小姓得罪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