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目标金矿(第2/3页)

张恪一听,顿时心里一清二楚,开矿多半都是赚钱的,对国家也是有好处的。可是偏偏在晚明的历史上,矿监税监被冠上无数的骂名,什么祸国殃民,什么盘剥无度,甚至把大明朝的灭亡都联系上了。更有无数文人摇旗呐喊,撰文写作。

他们能欺骗世人一时,可是没法欺骗永远,说到底矿监之争就是地方和中央的争夺。当崇祯傻乎乎的放弃了商税,放弃了矿监太监,把所有的财政缺口都转嫁到田赋上面,这个庞大的帝国就注定灭亡了!

听着乔铁山的解说,张恪更感到心情沉重。

“铁山叔,既然金矿那么兴盛,又怎么衰败下去了!”

“哎,还不是乐极生悲吗。开采的人多,出产的金子也多了,双山台又靠近长城,自然就引来了鞑子的注意。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鞑子抢掠四五次,矿夫死伤近百人,再也没人敢去开矿了,也就衰败下来。不过最近几年,镇夷堡的备御徐大千倒是暗中偷偷开采,只是规模不大。”

张恪听完,长长出了口气:“哈哈哈,又是镇夷堡,城外的难民也是镇夷堡来的最多,徐大千自己送上门,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大家伙一看张恪神采飞扬的模样,顿时就来了精神。

“老二,你准备怎么下手?”

“哈哈哈,城外不是有那么多的难民吗,我们就带着他们回去安顿,顺道把地盘和矿场都拿下来!”

“妙!”唐毕率先就伸出了两个大拇指,笑道:“大人果然厉害,咱们这就将计就计,既有了人,又抢了地,简直一箭双雕啊!”

张恪心里也对自己的计划美滋滋的,大清堡还是太过狭小了,正愁没有主意扩张地盘呢,就有人主动送上门了,实在是求之不得。

“我准备调动两个小队的兵力,以护送百姓为名,抢占镇夷堡的土地。只有一点忧虑,那就是咱们的新兵能不能成,要是拳头不硬,想得再好都没用!”

一提到战斗力,在场不少兄弟都默默低下了头,说实话他们虽然训练很刻苦,也打过几次战斗,但是对自己的水平真没有把握。

就连张恪也有些疑虑,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张峰。

“哈哈哈,老二,平心而论,大清堡的兵底子非常好,苦训半年,再打几场仗,以我的估计不会比贺伯父的兵差,绝对堪称劲旅。大明的世兵什么德行不用我说,只要小心应付,徐大千绝对不在话下!”

有了张峰的保证,张恪顿时来了信心,笑道:“这次我要亲自带兵,大清堡由唐大人镇守,河湾村留给乔桂,其他人都跟着我行动,咱们抢占双山台,把金矿拿下来!”

……

“乡亲们投靠大清堡,是看得起我,请大家伙放心。我想着等到开春的时候,重新划分土地,让大家耕者有其田,我再上奏朝廷,把田赋和人丁税给减下来。再拨一笔银子,兴修水利,大家伙看怎么样?”

队伍缓缓的前行,大家都默默听着张恪的话,一个个低着头寻思。

乔铁山看着这帮人,突然怒喝一声:“你们这些贱皮子还想要怎样?难道还想着不用干活就顿顿吃肉吗?谁这么想的,给我站出来,我姓乔的赏他一顿鞭子!”

说着一抖马鞭,脆响传出,大家都忍不住哆嗦。

“乔爷,我们绝不敢这么想,可是镇夷堡的田八成都是徐家的,我们年年收成都不够交租子的,除夕晚上就有两家被逼得喝了卤水,我们苦啊……”

老百姓们互相扶持着,泪水在眼圈里不停的涌动。

张恪也点点头,谁也不是天生的懒虫,可是付出再多的汗水,却没有收获的时候,谁都会变得绝望,甚至成了行尸走肉!

“乡亲们放心吧,只要你们听我的,保证过上好日子!”

张恪领着人连夜行动,到了天光放亮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双山台。这是一个靠近长城的小堡,多年以来缺少整修,已经残破不堪,低矮的城墙上露出斑驳的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