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暖房的妙用(第2/3页)

“牛、种子、锅碗瓢盆,什么都有。”

“讲下来多少?”

邓文通嘴角抽搐,红着脸说道:“涨了一百两!”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个人笑得肚子都疼了,邓文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咳咳!”

他们猛地一抬头,只见张恪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正站在房檐下。

“笑什么笑,事情办得怎么样?”

沈岳、朱庆斌和唐光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到了张恪的面前。

“回禀大人,我们今天走了五个村子,问了二十多位百姓,总结了三条主要的原因!”

张恪一听,满意的点点头。

“好,到书房来,好好说清楚!”

大家都到了书房,张恪坐在了位置上,他们一字排开。

唐光最先说道:“永贞,百姓担心的第一点是田地和租子的问题。田分了,会不会又被大户抢回去?田租能不能按照约定征收,有些百姓心里还没底!”

张恪点点头:“嗯,分地的时候我会签订文书,各城堡要选拔子弟兵,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我张恪说话是算数的!”

朱庆斌也说道:“从开春起,就不断修筑城墙。凡是干活的百姓,都能吃饱饭,每个月还有两钱银子的补贴,有些百姓就觉得做工更好,并不想种地!”

“区区两钱银子,我给的多吗?”

沈岳急忙说道:“永贞,不是给的多,而是种田赚得太少了!”

一面说着,沈岳一面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口袋,放在了张恪的面前。这个口袋原本是沈岳装文玩核桃的,摔了一跤,核桃也碎了,沈岳心疼得几乎落泪。不过当他有了重要的发现之时,毅然扔掉了碎核桃,装满一袋谷物。

张恪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在了桌子上,抓起来看看,正是粟米。也就是小米,这是眼下北方常吃的粮食。

“这有什么问题?”

“永贞,你碾碎几个看看!”

张恪点点头,手指用力,谷壳碎裂,往里面一看,顿时眉头皱起来。张恪随手抓过来茶杯,把谷壳撒到茶杯里,谷壳都漂在上面。

非常明显,这些谷壳都没有成熟。

沈岳叹口气。说道:“永贞,我问了好几个老农,他们说田里的庄稼年年减产,原本能打一石粮食的,只剩下六七斗。而且水旱灾害不断,经常绝收。他们干一年,有可能都吃不饱肚子,更别提交田租。现在跟着大人做工,好歹能吃饱肚子。因此他们宁可做工也不愿种田。”

张恪本以为凭着国人对土地的热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种田。可是残酷的现实却迫使他们做出了相反的选择!

又抓起了一把谷子,在手里揉搓了半天,差不多三分之二的谷子都不成实。空壳更是比比皆是。

这就是小冰河期的威力!

粮食减产,百姓逃亡,没有了百姓,养兵的成本急速提升。然后拖垮了财政,财政崩溃,帝国也就不复存在。

在张恪的眼前。几乎出现了大自然摧毁大明的步骤!在这条路的尽头就是甲申天变,中华沉沦,数千万百姓丧命,三百年的灰暗世界!

张恪很清楚,要是不能解决农业的问题,不能让农民站住脚,他的耕战屯田就是空想。也不会聚集足够的力量对抗野猪皮。眼前兴旺的一切都是沙滩上的城堡,在自然面前不堪一击。

邓文通看着张恪沉思,他抓起几粒谷子,放在手里看了看。

“二弟,这谷子为什么不成呢?难道是百姓太懒惰吗?”

“不!”张恪毫不犹豫的摇摇头:“姐夫,有这么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是盛开。你说这是什么道理?”

“这个?”邓文通苦笑着摇摇头。

“温度!”张恪道:“你们有没有感觉,这些年比起以往更冷?”

唐光急忙点点头:“没错,的确是冷了不少,还干冷干冷的,这和谷子长不成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