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绿油油的希望(第2/3页)

在前世,张恪所在的孤儿院离着农田不远,因此张恪对种田并不陌生。

小冰河期最大的危害就是气温变低,造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变短,以至于严重减产。因此选择作物就要生长时间短,而且产量还要高。

其实相比传统的小麦,水稻生长周期更长,只不过水稻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能提前育秧。外面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农民就已经扣大棚,撒上种子,开始育秧。等到温度差不多了,再把长好的稻苗移栽到水田里,这就是插秧。

靠着这种办法耕种,水稻比玉米还要早成熟,早收割!

育秧是中国老祖宗很早就学会的一项手艺,只是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的是水育秧。整个育秧期间,秧苗均被水淹没,导致土壤通气状况差,播种后扎根、立苗慢,浮芽、倒苗现象普遍;气候不良时,极易发生严重的闷种倒芽、烂秧,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贻误农时。

在建国之后,水育秧的方式已经被旱育秧取代,也就是用大棚育秧,可以提前种植,提前插秧,水稻提前成熟5到7天,增产8%以上。

万恶的小冰河期,时间就是生命!

几天的差距,就能决定生死成败,想到这些,张恪突然发觉自己仅仅用暖房种反季节蔬菜,满足口腹之欲,简直就是犯罪,就是草菅人命,就是拿治下百姓开玩笑!

要是用暖房提前育秧,就有可能从老天爷手里抢回宝贵的时间,水稻产量本来就高,只要正常成熟,就再也不用担心挨饿,说不定就找到了和小冰河期对抗的杀手锏!

粮食是张恪最大的心病,眼见得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张恪哪能不欣喜若狂!

他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和乔铁山他们说了一遍,乔铁山仔细听着。开始还觉得张恪是异想天开,可是他不也在暖房种出了蔬菜吗,说不定这个办法真行。

“永贞,我看值得一试!”

有了乔铁山的支持,张恪干劲也上来了。

“铁山叔,你马上找二十个老农一起帮着育秧,所有的暖房全部腾空,不够我再去征集房子。你们记住了,这是大清堡最大的秘密,有谁走漏出去。别怪我六亲不认!”

粮食是生死大事,几个人全都牢牢记在心中。

转过头就忙碌起来,乔铁山找来了老农,立刻整理苗圃。张恪则是让人扛了十几袋子没有去壳的水稻跑到了家中。

张恪刚院子,就听到有人兴奋的喊他。

“舅舅,舅舅!”瑶瑶小丫头像是一只蝴蝶扎进了张恪的怀里。

小丫头还是那么瘦,不过换上了色彩斑斓的彩衣,又穿着粉红色的绣花软缎靴子,配上俊俏的容貌。小丫头粉琢玉砌,别提多可爱了!

张恪抱着小丫头,狠狠的亲了两口,还有胡茬扎娇嫩的小脸。

逗得瑶瑶咯咯笑。“舅舅,瑶瑶都想你了,这几天你怎么都不来看瑶瑶啊?”

“小孩子,别瞎说话!”

张韵梅起身接过了女儿。责备地说道:“舅舅有正事呢,小孩子别添乱!”

坐在主位的沈氏却哼了一声:“正事,正事。他们天天都忙!锋儿跟着你到了义州,结果直接就跑去广宁了。恪儿回到家,也不看看我这个当娘的,可是好歹看看小雪,还,还有人家方姑娘。”

“方姑娘,哪位方姑娘?”张恪一脸错愕,猛地向旁边一看,顿时有个女人高挑清秀的女人缓缓站起来。

方芸卿!

张恪总算是想起来了,她正是金万贯要送给何汴的,结果被自己带回了大清堡。这些日子一直忙活着,张恪几乎都把她给忘了。

看着儿子错愕的模样,沈氏顿时有些生气。

“恪儿,方姑娘千里迢迢,和你一起回来,你怎么连看人家都不看,真不让娘省心!”

看老娘的神情,张恪就知道她准是误会了,可是他也没法当众说什么,顿时就僵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