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风暴在扩大(第2/2页)

“哈哈哈哈!”张恪听完之后,仰天大笑,透着十足的欣赏。

“你说的不错,这些日子我已经下了几十道命令,辽东方面由唐毕和沈岳负责,京城和天津是邓文通和刘希伟,在山东徐治和朱庆斌,在金州是吴伯岩和李旦。成立了应变调度系统,各方通力配合,筹措运输粮食物资。若是本爵想,半个月之内,至少能运五十万石粮食,苏州危局顷刻可解!”

张恪自信地笑道,他的确有这个底气。经过多年的战争考验,辽东是整个大明动员能力最强的地方,加上有李旦和包士卿等人的船队,随时随地,可以把辽东,甚至朝鲜,日本的粮食运过来。

所以说江南的大户发动粮食攻势,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只要拖过去了,张恪就能轻松碾压他们。

面对有完整体系,强悍动员能力的军阀,别说百年世家,千年世家,就算是万年的乌龟也不过是一个纸老虎。

方崇文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位国公爷的强烈自信,江南的大户选择和他为敌,绝对是瞎了狗眼。

“国公爷,您手上有足够的筹码,却要查抄徐家,让他们出粮食,是不是想制造您已经山穷水尽的假象,诱使大户们出更多的银子,投入更多的力量?”

“没错!”

张恪笑道:“前十几天,是我们被动应付,接下来就是看他们耍猴戏了!你立刻安排好人手,不只是苏州,各处都要仔细盯着,把大户们的举动搞得一清二楚。”

“遵命!”

……

粮食危机进入第十五天,连续两个好消息传来,第一是华亭的徐家向朝廷进献十万石粮食,平抑物价,首批粮食已经运到了苏州。第二是山东巡抚徐治从藩库之中调出八万石粮食,从运河南下,送往苏州。

这两个利好消息传到了苏州,粮价应声而落,从八两一石,立刻跌倒了六两五,原本急于买粮的百姓也观望起来,想要看看粮价会不会继续下降。

可是就在一切转好的关头,更要命的消息传来,临近苏州的松江府粮价暴涨到五两一石,随之而来,扬州,镇江,杭州的粮价也开始暴涨。

而且这一轮涨价不光是粮食,绸缎棉纱也跟着涨价,上等丝绸突破二十两银子关口,接着食盐涨价,茶叶涨价,锅碗瓢盆,笔墨纸砚,凡事用到的东西全都跟着涨价,而且价钱是一天三样,越来越多的商铺挂出了售罄的牌子。

更大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