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时代(第2/3页)

“呵呵,你们不要争了,海军的发展,本爵有安排,若是缺少经费,会发行债券,你们只管认购就是。”

“国公爷放心,小的们绝不会落于人后!”

“嗯,眼下还有一件紧迫的事情。”

“请国公爷示下!”

“市舶司不同以往,光是账目清算,就要上千名账房先生,还需要精通外语,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搜集商业情报,给买卖双方牵线搭桥,对内组织生产,对外要打通海路,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专门的人才绝对做不到。另外,粮食危机以来,各地官府出了不少害群之马,贪墨无算,囤积居奇,盘剥民脂民膏。”

说到这里,高贵方和叶永鑫都打了冷颤,竖着耳朵听着。

“本爵已经下令,昏聩无用的家伙全都斥退,有犯法的,一律严惩不贷!眼下官府空出了将近一半的吏员名额,再有江南银行也缺少人手,你们可有办法啊?”

商业税赋可比农业复杂一万倍,大明现有的官僚体系根本无法承担开海带来的天文数字般的工作量。

光是各方面的账房先生,就要数万人之多,就算是张恪手上,也没有这么多人才。

只能就地取材,这也是张恪对这些大户轻轻放过的原因,要是把他们都干掉了,就没人给自己办事了。

显然叶永鑫和高贵方也听明白了张恪的言外之意,他们简直高兴的发疯,这可是明目张胆向朝廷塞人手的好机会,哪里能错过!

“国公爷,小人不才,名下店铺上千,无论是账房先生,还是采购人员,外事通译,全都不缺,只管征用就是!”高贵方总算是抢了先,得意地说道。

邓文通突然插嘴道:“关于征才事宜,我已经写好了一个方略。七天之后,先从苏州开始,陆续考试。其中包括算学、商学、外语、天文、航海、交际、金融。各个方面,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录取。不光是你们名下的账房先生,还有县学府学,以至于所有读书人,大家公平考试,本官一视同仁!”

邓文通不光是张恪的姐夫,他还是新任的松江知府,兼任市舶司提举,外加江南银行的行长。

手握着财政人事大权。一言九鼎。

大家心里都清楚,张恪作为平辽公,不可能在江南太长时间,他一旦离开,市舶司就要邓文通说了算,因此他的话非常有分量。

“邓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安排最优秀的人才来考试,为国公爷效力,当仁不让!”

……

小规模闭门会议。宾主尽欢。张恪在众人的陪同之下,满面春风来到了后花园。此时所有商人全都站起来,目光都落在那个年轻人身上,就宛如一轮红日当空。胜过群星的光芒。平时在江南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在他面前,变得不值一提,卑躬屈膝,好似奴仆。

张恪迈步来到众人中间。笑着向大家拱手。

“今天把大家伙请来,就是想和大家说几句心里话。”张恪笑道:“士农工商,工商是末业。被排到了最后。可是呢,就在前不久,光是苏州一地,就预付了二百万两的税金!二百万两啊!顶得上多少省份的田赋?又有多少官员和军队要靠商人缴纳的税金养活?”

张恪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商人们有的惊骇,有个沉思,有的迷茫,有的担忧,活脱的一副人间百态图。

“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几个一个奴仆办事,有人拿了大头,可是这个仆人却说你在主人当中是末位的,是卑贱的,我虽然拿了你的钱,但是却不给你办事,大家伙觉得如此作为,行得通吗?”

不用问,谁都知道行不通,可是张恪这话背后透露的意思,却让大家伙不寒而栗!

士农工商,只有士人不事生产,管理其他三者,而其他三者缴纳税赋,承担徭役,供养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