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关键是水师(第2/3页)

包士卿有些摇头,说道:“想要大家都接受肯定做不到,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靠着利息差活着。一旦银行体系建立,势必冲击地方的士绅豪强的高利贷,他们必定誓死反扑。王爷,我斗胆说一句,义州兵开到哪里,银行才能建到哪里。一旦失去军队的保护,咱们的银行说不定成了人家的钱库。”

枪杆子出政权,绝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尤其是金融这种让所有人眼红的生意,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别说是张恪,就算是皇帝都开不起来。

“说来说去,还是要扩军啊!”

张恪笑道:“也好,我已经下令,宣府,大同,蓟镇,加上天津,四处,每处招收一万五千名士兵。一年之内练成,到时候我们的兵力就能逼近二十万,做事情也从容多了。”

从银行聊到扩军,从扩军又聊到屯田,一顿饭足足吃到了半夜,要不是旅途劳顿,只怕能谈个通宵。

转过天来,张恪又邀请所有人到了王府,把近期工作都布置下去。

招兵交给了马如峰,银行事务邓文通负责,包士卿则是去联络四大晋商,让他们多出一点力气。

……

自从义州兵全力运作起来,宣大的情况骤然一变,首先张峰带着骑兵频频北上,杀得蒙古鞑子不敢南下,长城以北,五百里之内,都成了安全的区域,汉民百姓可以自由往来。

什么都不如安稳的环境,有了军力保障之后,商贸也繁荣起来。张恪特别针对西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设置五处马市,敞开贸易大门。鞑子的战马,牛羊,皮草。药材,都快速流入,而大明盛产的丝绸,瓷器,粮食,盐巴,铁器也都顺畅卖到了草原。

商业就是身体的血管,通畅之后,就有了源头活水。商贸繁荣也催生了强大的需求,适宜耕种的荒地都开发起来。顺利建成农庄。

无法耕种的田地也都辟为牧场,汉民还不擅长饲养牛羊,就聘请一些蒙古人帮忙,很快牧场也建立起来。

按照保守估计,两年之内,养羊的数量会超过五十万只,所需的放牧人员,梳毛工,纺织工。贩售商人,至少要三万人。

可以说,养殖业几乎撑起了宣大三分之一的天!

自从明朝中期以后,九边就不断的有百姓出逃。人口持续减少。有的地方甚至不足三分之一。

自从张恪入主宣大,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百姓回流,边境重新繁荣起来。

当然除了张恪的手段过硬之外,还有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流寇所到之处,大量百姓逃亡,有的进入了河南。京畿,有的则是慕名逃到了宣大,成为义州兵的一份子。

随着宣大的快速发展,涌进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到了年末的时候,人数已经超过十万!

就在此时,邓文通也找到了张恪。

开门见山,邓文通的第一句话就是:“永贞,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张恪面带笑容,说道:“姐夫又有什么高见?”

“高见谈不上,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发展牧场,就是为了百姓能有活下去的路子。可是咱们做得越好,涌进来的难民就越多。而且照着这个趋势下去,人数还只会成倍增加,咱们的安置能力有限,早晚有撑不下去的时候。”

张恪也是一惊,他盘算着不论宣大,还是蓟辽,都是地广人稀,难民涌入其实是好事。就算宣大安置不下,送到辽东也可以。

要是没有难民,义州兵的扩军怎么能这么顺利,还不到三个月,各处都招满了兵员,还有不少人盼着能成为义州兵呢!

可是当邓文通这么一提醒,张恪也猛地警觉,十万计的流民他或许不在乎,可是百万计,甚至千万计呢!

那可不是他的能力之内,而且照着眼下流寇的态势,这样的日子不会远了。

张恪由不得不上心,郑重问道:“姐夫,你可有办法,眼下东南工商繁荣,能不能消化一些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