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求求张恪吧(第2/4页)

“王,王爷,您打算怎么办?”崔呈秀艰难咽了口吐沫。

“很简单,就是我让崔兄做的事情。”张恪突然笑道:“开拓海外疆土,屯田异域,大力移民海外,只有如此,才能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才能避免汉末,唐末一般的战乱。”

“百姓安土重迁,不愿意迁移又该如何?”

“不是有流寇吗!有他们到处闹,百姓就算是不想走,也没有办法!”

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崔呈秀艰难消化着张恪的打算,很明显这位已经不把大明王朝放在眼里,他想要做的是用最小的代价进行改朝换代。

想到这里,他骤然发觉,自己这个海外总督可不是寻常的安排,相反,还是极为重要的那一个!

血液霎时间往脑袋涌去,崔呈秀涨红了脸膛,激动地嘴都有些磕巴了。

“多谢王爷看重,臣一定不负所托,只是……”他的脸色又垮了下来,苦笑道:“只是崇祯小儿不同意,您看?”

张恪微微一笑:“崔兄,你只管去弄清楚南洋的局势,至于朝廷,我有办法摆平。”

……

敬酒不吃吃罚酒啊,张恪本想着和崇祯击鼓买糖,个干一行,谁知道崇祯这么快就不听话了,少不得就要按照他的节奏办事了,张恪如是想到,空气中都弥漫着阴谋的味道。

自从张恪巡边之后,从蓟镇,到宣大,全都大力裁撤士兵,另外贺世贤也在京营裁撤人手。

如此一来,大量的失业兵痞或是落草为寇,或是加入流民军队,成为部队骨干力量。使得流民势力比起历史上要强大无数倍。而且他们时不时的,还能接收到武器商人的接济,有刀枪,盔甲,甚至有不少火绳枪。

这些武器可了不得,竟然比起大明军队用的还好,如虎添翼的流寇越来越凶悍。抢县夺州,杀官放粮,闹得不亦乐乎,除了太原等少数地方能撑住之外,其他地区多半沦陷。

不过崇祯也不完全是饭桶,他起用洪承畴为五省总督,专门负责剿匪事宜。

还别说,洪承畴算是个干才,上任之后,立刻整饬人马。置办刀枪,而且多派人手,弄清流寇动向。几个凌厉的杀招,就接连大败流寇,挽回了局面。

流寇在山西没法立足,就退到了河南,在荥阳各地流寇头目聚齐,商量着下一步的方略。作为义军之中的后起之秀,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略,得到一致赞许。

会盟结束之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立刻率领着流寇南下,从河南侵入南直隶。由于是奇兵突出。守军应变不及,竟连战连败,溃不成军。

沿途的流民听闻义军杀来,纷纷起兵造反。扶老携幼,加入流寇的队伍,李自成的势力越发庞大。

临近年末。流寇终于杀到了凤阳!

这里既不是战略要冲,也不是富庶的天堂,可就是因为两百多年前,这里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就变得无比重要起来,那个人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在大明朝,凤阳还有个名字,叫做中都。高迎祥和李自成率领着大军,猛扑凤阳。凤阳守将朱国相率兵迎战。

可是他不知道,早在流寇到来之前,已经有一批流民混入了城中。就在朱国相和高迎祥等人拼死厮杀的时候。城中的流民到处放火,到处杀人,霎时间后方大乱,两下夹攻之下,朱国相很快撑不住,力战而死。

高迎祥大军冲进了凤阳,挖掘朱家的祖坟,将昔年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焚烧一空,接着又杀戮宦官,抢掠珍奇异宝,好不畅快。

一心狂喜的高迎祥不知道他们惹下了多大的麻烦,就在攻占凤阳的三天之后,消息传到了京城,正在处理奏折的崇祯一听,朱笔落地,半晌没有觉察,仿佛呆住了一般。

突然他嚎啕痛苦,声音比起啼血的杜鹃还要凄厉,宫中之人,无不悚然而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