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东王(第3/4页)

相对而言,传统的读书人,一辈子都扑在八股文上面,反倒没有了用武之地,他们要么就是醉生梦死,拼命咒骂,就比如刚刚组建起来的复社,其中就有一大帮这样的文人。要么就是偷偷学点本事,比如算账理财,就可以到商行舒舒服服当个账房先生,收入不菲,也好过坐吃山空。

总而言之,原本士农工商的体系完全被冲淡,勇于开拓海外的商人,还有掌握制造业的工厂主成了前进的主力。

不论是官府,士兵,还是金融机构,社会教育,都围绕着他们在转动。

新兴势力勃然兴起,让张恪变得斗志昂扬,没有错,历史就在他的手上扭转了,他深信只要找到了方向,中国人不会比任何人差。

任何在封闭环境中的改革,要么走王朝兴衰的路子,要么就只会失败。随着海外的开拓,等于是打通了任督二脉,有了腾挪的空间,张恪也就能把目光转回大明,让我们看看崇祯这两年在折腾什么吧!

自从任命杨嗣昌为东阁大学士,兼掌兵部,将剿贼的大业托付给杨嗣昌之后,崇祯就在不断盼望着胜利的消息。

对于杨嗣昌任何要求,崇祯都尽量满足。

要钱把内帑掏空了给他银子,要人就想尽办法给人,要权力崇祯就把尚方宝剑给杨嗣昌,对他的宠信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就连身为首辅的温体仁也羡慕嫉妒恨。

顶着崇祯的无比信任,杨嗣昌最初做的还算不错,虽然没有剿灭流寇,但是至少杀得流寇到处乱窜,似乎胜利已经遥遥在望。

尤其是杨嗣昌联合洪承畴设伏,一举击毙流寇头目高迎祥,声震天下。崇祯激动地跑到太庙祭告祖宗,痛哭流涕,祈求祖宗保佑。

只要加一把劲,再努努力,成功就不会远了。

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无比残忍。高迎祥死了之后,李自成继承了闯王位置,这是一个更加凶残狡猾的敌人。李自成利用朝廷布局的漏洞,果断偷袭开封,一战之下,攻克了开封,并且俘虏了福王朱常洵。

就在开封城外,李自成历数福王罪过,没说一条,就割下福王的一块肉。三百多斤的大胖子愣是割成了血葫芦,最后只剩下一颗人头,派人送给了京城的崇祯皇帝。

李自成还嫌不够。不到两个月时间,又派出奇兵,偷袭襄阳,斩杀了襄王朱翊铭,又是一位王爷惨死,连续失陷亲藩,都像是沉重的锤头,打在了崇祯的心头,刚刚二十出头的皇帝。迅速衰老下去,竟然仿佛三十来岁的人。

“皇爷,老奴有事起奏。”

“是大伴啊。”崇祯难得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又有什么倒霉的事。说吧,朕能承受得住。”

霎时间王承恩的鼻子头发酸,几乎哭出来。

“启奏皇爷,杨阁老五日前呕血数升。已经病死了,这是他的遗表。”

王承恩将手里青色的奏本高高举起,崇祯迟愣一下。还是接在手里,展开一看。

“……天降奇祸,突中襄藩,臣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

读到这里,崇祯眼睛发红,猛地将奏本扔在地上,破口大骂:“混账东西,临死还敢强辩,是天降奇祸,还是将帅无能?辜负朕的洪恩,死了算是便宜了他,不然真该千刀万剐!”

一声声凄厉的叫骂,听在耳朵里,仿佛一道道雷霆。

王承恩清楚记得,在不久之前,还在手谕里劝勉杨嗣昌:“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备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又闻卿调度周密,赏罚严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图……”

短短时间,从天堂落到了地狱,如此待人,别说是大臣,就算是身体有缺损的太监也受不了啊!

过分的念头一转,王承恩急忙不敢再想,只是把头低得更深了。他太了解崇祯了,这位敏感而又脆弱的皇帝,就像是变色龙,随便多说一句话都会惹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