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除旧布新(第2/4页)

而且张恪还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他把紫禁城的三大殿开放出来,在空地上设置帐篷,安置民众。

神秘莫测的紫禁城竟然向老百姓开放,这个举动简直吓坏了所有人。

别说普通百姓,就连张恪手下的这帮大将都受不了了。

在沈岳的撺掇之下,张峰,乔福带着几十个人找上了门。开玩笑,皇城自古都是皇帝居住的,怎么能让老百姓住进去,还要不要规矩,讲不讲体统。

他们刚刚冲进来,却傻愣愣地看到有几个老头正陪在张恪身边。为首的就是洪敷敎,其余还有李之藻,杨廷筠,甚至包括张宗衡和刚刚投降的首辅周廷儒。

“儒家不是讲究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更何况我还不是皇帝,把紫禁城让出来也没什么不妥。”

张宗衡急忙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三大殿乃是举行朝会之所,若是有一帮百姓在一旁吃喝拉撒,委实不雅啊!”

“岂止不雅,简直有辱圣上威仪,老臣以为陛下有爱民之心即可,不必如此苛求自己,委屈了陛下,也委屈了诸位臣工。”李之藻沉着脸说道。

张恪笑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只是我可从没有想过住在紫禁城。”

“神马?”

刚走进来的张峰几步冲到了张恪面前,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永贞,你要是皇帝了,干嘛不住紫禁城?”

“难道紫禁城很好嘛?”张恪反问道:“朱明三百年的江山,一座紫禁城埋葬了多少怨气。鳞次栉比的屋檐之下,到处都有死人,到处都是怨气。近百年来。大明皇室子嗣艰难,已经证明紫禁城不适合居住。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算正式称帝,我也绝不住紫禁城?”

“那,那你要住哪?”

“西苑!”张恪轻轻吐出两个字。

所谓西苑,就是太液池,皇家园林。是明代帝王休息游玩的场所,在后世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做中南海!

比起层层叠叠。充满压迫感的紫禁城,西苑更加宽松,也更加随意,非常符合张恪的口味。

“诸位。往后我就在西苑办公。再专门辟出一片区域,留给内阁,再有规矩也要改一改。起五经爬半夜式的上朝太辛苦大家了,御前例会定在下午,我让人安排了会议室,大家坐而论道,就像在辽东的时候一样。在西苑我也不安排太监,打杂的事情交给女官。十五岁以上,超过二十五岁。就可以出宫。不耽搁她们结婚生子,诸位以为如何?”

张恪的话不多,可是信息量却大得惊人!

别说几位经验丰富得老人,就算年轻兄弟都傻眼了。

不住皇宫,坐而论道,不设宦官,把朝会改到下午,哪一样都颠覆了大家对皇帝的认知,乔福半天憋出一句话:“恪哥,你还想不想当皇帝了?”

张恪从座位站起,走到大家的中间,笑着拍了拍每个人的肩头。

“大家的想法我清楚,可是我刚刚亲手终结了一个朝代,难道还要重蹈覆辙不成?”张恪意味深长笑道:“老子的江山是打下来的,靠的是百姓支持,靠的是你们冲锋陷阵,不是狗屁天命,我有父有母,更不是老天的儿子,乱认亲爹这种事情,张恪做不出来。以往皇帝都说受命于天,纯粹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我就是受命于民,替万民管天下,替万民牟利。宦官阉割身躯,不过是满足皇帝一人的私欲,何其残酷,我不屑为之,也不忍为之。”

“陛下仁慈!”

话音刚落,杨廷筠就率先跪在地上,老头须发斑白,脸颊上布满了斑点,此时却泪水涌动,还一脸的笑容,好像开心的孩子,口中不停呼唤:“圣君降世,圣君降世了!”

老杨如此反应,并不奇怪,他是心学门人,晚明的思想界已经出现了虚君实相的主张。希望限制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