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陆战丹阳(第3/4页)

听到侦察兵汇报清军部队集结的消息,黄捷立刻也集中部队,当大队清军开到复汉军阵地的时候,一块又一块以营为单位的复汉军方阵已经严阵以待。

铁甲在春日的阳光下闪烁着亮光。

丰升额眼睛里闪过黯然,富有天下的大青果经制之兵,武备却比不上一支起兵才两三年的叛逆,真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很无奈的事情啊。

双方大军列阵,一门门大炮被摆到两边阵列的最前沿。第三师和守备一师轻松的拿出了80门五斤炮和二十四门八斤炮,清军的人数虽多,但在炮火上他们却是一个弱者。他们只有六七十门大炮,并且其中新旧不一,口径也大不相同。

不过这个时代炮兵的准头实在太差,大炮更多地目标是双边的步兵,专门用于反炮,效率上太得不偿失了。

清军左右翼各排着大队的骑兵,丰升额气势汹汹的带着部队从来,却并没有立刻展开进攻。

“告诉淳祐,带着马队到陈逆的左翼去。重点招呼逆军与其后营间的联系通道。”

自感责任重大的丰升额长吐出一口气,发出了这一战中清军的第一个指令。

而对面的复汉军,黄捷这时也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命令,他让占据着优势的炮兵部队提前。

“护卫部队做好迎击准备!”

然后就看到了一支一千多骑兵的马队从清军阵列中杀出,直向着自家左翼冲去。而刚刚接到命令要动起来的复汉军炮兵,看到清军马队出动,立刻停住了动作,护卫部队迅速展开横列。

只是很快那支清军马队的去向就分明了,后方的黄捷没有改变命令,炮兵部队刚刚停下的动作重新接着进行。护卫部队则改五列横队为四方的空心阵,就仿佛炮兵阵地前垒砌的柳条筐和和沙包土袋一样——防弹用的,战斗中难免会有地方的炮弹正好落在炮位的正前方,那些蹦蹦跳跳的铁弹多会被柳条筐和土袋沙包给挡下——死死地挡着了复汉军炮兵的左右。

紧跟着炮兵前移的还有两个步兵营,一个是第三师的警卫营,一个是守备一师的第一营。

战列的左翼响起了狙击手的打枪声,以步炮兵为主力的复汉军侧翼多出一支规模不小的清军马队,那是很有牵制作用的。而且这支清军马队还频频绕到复汉军阵列的侧后,那都要跟复汉军原有的防御阵地接壤了。这支马队想干什么?黄捷很清楚。

“轰轰轰……”阵前的炮声也终于打响了。

清军的大炮向移动到他们射程距离内的复汉军炮队释放了自己的怒火。硝烟很快就让清军前阵变得模糊起来。

当然,清军的大炮已经打响了,复汉军的大置炮位也差不多挪够了,两边间距在四里左右。这个间距让清军炮群中一大部分火炮变成了摆设,只有不多的一部分新锐大炮才能够够得着这个射程。两刻钟后复汉军这边简陋的炮兵阵地修建完毕,最先抵到的一部分火炮炮组纷纷就位,并迅速展开还击。这个期间被清军炮弹打死打伤的复汉军炮手、工兵和护卫部队,似乎也只有不多的二三十人;被炮弹正好命中毁掉的大炮更是一门也没有。

当复汉军的炮兵也发出怒吼,硝烟彻底湮没了炮兵阵地以后,清军的炮击效果就更差了。复汉军的炮击效果也不怎么样,但复汉军方面的大炮都能将炮弹送到四里开外,这密度比之清军可强大的太多了。

复汉军这里的炮兵以‘大队’为建制,每个大队辖有两三个队,有十二到二十四门火炮,这些火炮集中向着清军一个炮位开火,几乎没有落空的时候,而且射出的炮弹也多以开花弹为主。

泰州之战结束后,陈鸣从英国人那里拿到了一个欧洲传来的了新式发明——木质锥形信管。他在看到这项发明后,脑子里就想起了木质弹托这个事儿,前世网上老美内战时的弹托还是很多人介绍过的,真的是‘沉渣泛起’了。现在弹托这项技术革新在欧洲也不知道被发明了没有,但即使发明了,欧洲战场上最初的弹托也是不成熟的——木托太薄,复汉军的是成熟体,不仅木托加厚,还用四道铁条将弹托和开花弹直接合成一整体,效果是真的很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