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唐盛世贞观之治 文泰无常害死高昌(第2/4页)

好的,既然林邑和新罗都来人了,倭国有什么表示么?

有。

贞观五年(631)十一月中旬,倭国遣使入贡。

为了表达大唐对邻国的慰问和呵护,李世民专门派遣了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前去慰抚,一番苦航之后,高表仁抵达了倭国。作为大唐使者的高表仁到了岛国之后,国王让他下跪,高表仁与之争礼,倭人大怒。但他们不敢杀,也不想听诏,高表仁带着怒气,不宣命而还。有人说,倭国自古以来就不会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在思想上,他们自大狂妄,目中无人。尤其是在隋唐期间,这种极端狂妄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百年后,我们再去管它。

贞观五年(632)十二月初,开辟党项之地(青海东南)十六州四十七县。

贞观五年(632)十二月中旬,下诏死刑犯三履奏。

三履奏,就是三审判决,这无疑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项重要贡献。

此外,李世民还令自认为有冤情的人进行自我陈述,有司将言语记录下来上报。后来,这种三履奏的形式逐渐发展成了特别重要的案件五履奏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终审判决前还可以上诉。这种方式极端超前,可谓是破天荒的。此种方法救过无数有冤情的人,因此存活下来的人也非常多。

制度还规定,百司州县行刑之日不能进酒肉,不能听音乐,犯人临刑前,要由门下省高级官员亲自探视,有冤情者可直接对门下省的高官再次申辩。

如今,很多国家都在用三审终审制度,这和贞观时期李世民开创的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灭了高昌国】

魏徵建议不打仗,李世民一边答应着,一边也在做好准备,这是最聪明的做法。变故很快就会发生,贞观六年(632)初秋,位于今天新疆中部地区的一个王国派遣使者到了长安。这个国家名叫焉耆,国王突骑支,姓龙,所以全名叫“龙突骑支”。

阿龙甘愿当唐朝的属国,因为附近的高昌国一直待他们很刻薄,动不动就杀杀抢抢,给他当孙子他都不乐意。

自从跟了唐朝,高昌也就没敢有什么动作。

是阿龙一次异想天开的伟大创举改变了这一切。

因为从焉耆到长安,沿途经过的地方,要么要收保护费,要么会遭遇土匪。等真到了长安,能剩下的全剩不下,光溜溜的一个人到了这里,两下里都不甘心。他派使者向李世民建议,“能否重新开放中原到沙漠之路?”

这个建议听起来不错,真正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因为要在这连绵几千里的路途中设立很多关卡,保证路途的通畅。

李世民同意了焉耆的建议,重新展开被封闭很久的贸易。

阿龙很兴奋,几乎高兴坏了,他决心多派商团进入中原做买卖。

问题很快就出现了,由于这条路非常长,而想要到东方,就必须路过高昌的地盘。

比较令人放心的是,高昌也是唐朝的属国,去年,高昌国王麹文泰还带着上千人的考察团出国,来到长安实地考察。

吃饱喝足,一连待了好几个月,这厮才心满意足地走了,发誓要听天可汗的话,并表示信佛的人不喜欢撒谎。

令人一点都不能放心的是,高昌从来不想跟在别人屁股后头当小弟,尤其是唐朝。

一旦通往西域的道路被打通,像唐朝这样的帝国肯定会往西蔓延到大食,说不定整个世界都会被他们包围。

基于这层考虑,麹文泰决定恶心一下阿龙,在焉耆的商队途经高昌地盘的时候,就故意不给放行。

麹文泰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慈悲,毕竟,如果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可以变成鸟人,飞过去告诉你的唐朝老爹。

阿龙修书一封:

“这是天可汗的主意,你不要命啦?”

麹文泰收到来信,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