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公之恨一(第4/4页)

晋军凯旋回师,该收拾虞国了。他们顺着诸侯间国道返回,回经虞国路段。虞国人打开关卡,说:“呦,欢迎外单位领导再次莅临。”晋军一莅临进去,就再不走了。里克假装闹病,把部队屯扎在城外休整。虞公不知是计,还时常送药问候。等虞公出城打猎,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虞公的警卫部队分割包吃(晋国人打仗,没有一处不使奸计的,这个传统还特别突出地表现在未来晋重耳与楚人的城濮之战、与秦人的崤之战中,多使巧诈。难怪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就是说他们晋国人诡诈,真是脑皮层多多。孙武子“兵不厌诈”的伟大军事思想,也是从晋人的诸多战役中总结提炼出来的,革新了从前的“为战以礼”理论)。

虞公的警卫部队被分割包吃,大喊中计,带着自己的残部顽强抵抗,部被压缩进虞城据守。晋军从外面抱着茅草烧门。终于里克、荀息并肩破门,冲杀而入。就在一个春雨霏霏的夜晚,虞公被抓进了晋国人的笼子。

虞国也就这么亡了,春秋时代最初的一千个诸侯,在兼并战争中日益缩水,这些事,洛阳“式微”的周天子,根本管不了了。虞国的灭亡,都只怪虞公贪污受贿,文过饰非、拒纳谏言,终于引狼入室。当时青铜鼎上最流行的花纹就是饕餮纹,饕餮(涛贴)这个怪物非常能吃,有脑袋却没有身子,吃的东西咽下去却是一场空,虞公就是这样的。虞国的地点就在现今山西省南部的平陆县,我们中学课文里边那个有名的“抢救61个阶级兄弟”就是平陆的事。平陆的枣子还非常有名,叫屯屯枣,关羽老家离这儿也很近,不知道关羽卖的是不是这种枣。

荀息冲进虞公的寝宫,揪住东奔西跑的宫女询问,找出了宝马和宝玉的下落,高兴地拉给晋献公看:“报告主公,马在这,璧在这,什么都没有变啊。您看,只是马齿加长矣。”

晋献公一会儿哭一会儿乐,抱着马脖子说:“没变就好,没变就好。马啊,马啊,这回咱爷俩说啥也不分开了。哎呀,怎么没变,谁说没变,我这马屁股上怎么闹出了这么长一条划痕呀!”

“不怕!找马屁股美容师,重新喷喷漆,一烤干,跟新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