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乾隆反贪“风暴”(第7/12页)

事实证明,有时候老鼠生的儿子也不会打洞。

这个王亶望能力确实不错,在甘肃三年,收到“监粮”六百多万石,批准了十五万通过捐监获得监生资格的人。按规定,甘肃每年要缴纳的钱粮是八十万到九十万石,王亶望一上来就收获了这么一大笔钱粮,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因为甘肃是一个经常发生战争的地带,钱粮在这里尤其显得珍贵。

也正因此,乾隆提拔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当真相水落石出的时候,乾隆震怒了,自己看上的理财高手居然也是一个贪污专家。

我们一定很好奇,王亶望是怎样贪污的呢?

应该说,王亶望确实很聪明,他来甘肃不久就发现了一个贪污门路。甘肃以前经常发生旱灾,粮食短缺,百姓生活困难。如果谎报灾情的话,正好可以借机贪污国家公款。为了让贪污“大计”得逞,王亶望说服了总督勒尔锦,勒尔锦下水之后,甘肃省的各级官员就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了。

王亶望贪污的另外一个手段是在捐监之时额外多收,当时规定的捐监银两是五十五两,王亶望往往要多加收一些银两。为了将这些银子贪污,王亶望特命自己的亲信蒋全迪为兰州知府,专门负责收取捐银。

虚报旱灾之后,王亶望又奏请乾隆,允许将捐银赈济地方百姓,结果这些钱全都被腐败集团私分了。王亶望甚至为各县预定灾情,根据灾情的轻重分别给予不同的钱粮,甘肃的地方官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好的发财机会,大家纷纷落入王亶望的腐败网络里,私吞赃款,上下一片腐败,通省难得一个好官。

王亶望自然是这些人中贪污最多的一个官员。

事实上,这些监粮主要是钱,并不存在所谓的粮食,但是上报的时候却说成了粮食。乾隆中途也一度产生怀疑,认为甘肃的监粮可能没有那么多。他还曾派遣刑部尚书袁守侗到甘肃查访,袁守侗是一个出名的办案高手,曾经五次破获重大案件。但是,袁守侗这次到甘肃后却扑了一个空。

甘肃各级官员听说皇帝派钦差下来查粮,串通起来设计了一个骗局,在粮仓下面铺设木板,上面撒满谷物,造成粮仓充实的假象。袁守侗回京后,向乾隆奏报,甘肃粮仓非常充实,没有虚假。

乾隆将信将疑,只好把这事情暂时搁置在一边。

明察暗访

事实上,半年前乾隆就对王亶望产生了怀疑之心。其时,乾隆任命阿桂为钦差到浙江视察钱塘工程。到了杭州,阿桂对钱塘工程的各种细节一一过问,并且派人暗访吏治情况。阿桂首先发现杭嘉湖道员王遂有问题。

王遂还没有担任杭州知府之前就已经有一处豪华的房产,担任杭州知府后买下一些房产,将自己的豪宅扩建,扩建之后,王遂的房产已经有一条街的规模,王遂将其他的一些房子当做店铺租给商人。阿桂立刻想到王遂抢占民房,便派人私下里访问那些卖民房的人,根据他们的说法,王遂虽然不是抢占民房,但这些卖房的人也并不是自愿出售的,大家都是迫于他知府的威势不敢不卖。

随着查访的深入,阿桂还发现王遂在西湖附近另有两处房产,并出资数万两银子和商人何永利开办钱庄。掌握了确凿证据后,阿桂奏请乾隆将王遂革职查问。

乾隆收到奏折后,命阿桂负责审理王遂。阿桂带着陈辉祖、富勒浑、李质颖等人前往王遂府上搜查,查出王遂家里有现银九万多两,银器两千多两,王遂还借出四万多两银子。在王遂老家,查出合计八万两白银的田产和财物,此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玉器。

王遂一年的养廉银不过几千两,按照正常收入不可能有这么多钱。现在王遂有二十四万两存银,如果不是贪污,又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