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坚决否认(第2/3页)

李臻快步走了出来,他看了大门外几人一眼,有县令、县丞和主簿,唯独就没有看见县尉裴顺清,便问道:“裴县尉何在?”

黄维方心中一怔,他也才反应过来,裴县尉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来?

“下官已经派人去找他了,他应该到了才对,下官也不知道!”

这时,一名衙役飞奔而至,手中拿着一物,他跑上前高声道;“启禀县令,裴县尉弃官走了,他把官印挂在大堂上。”

李臻脸色顿时一变,立刻对身后的赵秋娘道:“速去封了济生堂药铺,里面之人一个都不准放走!”

“遵令!”

赵秋娘答应一声,向旁边数十名州兵一挥手,“你们也跟我来!”

士兵和内卫武士跟着赵秋娘向城内跑去,狄燕也跟了过去,她心中十分兴奋,自己没有看错,这家药铺果然有问题。

黄维方吓了一跳,急忙问道:“难道裴县尉和刺杀有关?”

李臻冷冷道:“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裴县尉应该也是高句丽的安置民吧!”

县丞低声道:“县君,好像是的,卑职听他说过,他从小和父亲从高句丽被迁移过来。”

黄维方反应极快,难道刺杀庐陵王之人,便是高句丽的复国会吗?

但不管怎么说,裴县尉弃官而逃,他就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裴县尉的身上,自己便能保住了,黄维方心中暗喜,这个裴顺清逃得还真是时候啊!

“下官会彻查此事,一定会给王爷一个交代。”

不多时,狄燕从药铺回来,带回来一个很令人遗憾的消息,药铺内的掌柜和几名伙计都逃走了,只剩下一群一无所知的医士。

这在李臻的意料之中,对方既然做了周密的部署,又岂能坐以待毙,能逃走肯定都逃走了,事实上,他们没有任何证据指认这次刺杀是高句丽复国会所为。

不过李臻也并不在意刺杀李显的幕后策划者是谁,不是武三思就是来俊臣,仅此而已,李臻要的东西也得到了,那就是在李显最危机之时,他及时出现,救了他的性命,让他欠了自己一个人情,不管将来是不是李显登基,给自己多留条后路总归是不错。

天色渐渐亮了,惊魂稍定的李显夫妇上了马车,李臻率领内卫和剩下的八名侍卫保护着马车,离开了向城县,向北方的鲁阳关驶去,鲁阳关有军队驻扎,他们将会得到军队的保护,一直到返回洛阳。

……

两天后,庐陵王李显在向城县被刺杀的报告终于送到了上官婉儿的桌上,上官婉儿大惊失色,立刻赶去御书房找武则天汇报。

御书房内,李臻所写的这份刺杀报告令武则天半晌说不出话来,尽管她秘密召儿子李显回京并不是为了奖励他,而是想把他置于自己的眼皮子下面,以便更好的监督他。

但她也绝不希望儿子在来京的途中被人刺杀,一股无名怒火在武则天宽阔的胸膛中充溢,她重重一拍御案,“速召武三思来见朕!”

上官婉儿暗暗吃一惊,低声问道:“陛下认为是武三思所为吗?”

武则天冷冷道:“除了他,朕想不到别人。”

“可是……李统领在报告中提到了高句丽复国会——”

“哼!朕宣庐陵王秘密进京,知道这件事的能有多少人?朕心里明白得很,他为什么要这样干?他以为除掉庐陵王,太子之位就是他的了,朕只能说,他是痴心妄想!”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外禀报,“陛下,梁王殿下到了。”

“让他进来!”

片刻,武三思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御书房,他当然听得出武则天语气中的怒气,也知道她为什么要召见自己,武三思是昨天晚上得到消息,刺杀李显失败。

这让他在失望之余,心中也开始担忧起来,他当然知道刺杀李显会冒风险,不过比起杀死李显所获得的利益相比,这一点点风险也算不上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