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气的理解(第4/4页)

张煌还记得他义父传授他道术的十分,他很纳闷撰写符纸所用的朱砂为何要混入他的鲜血,而以这种方式撰写出来的符纸又为何具有着普通朱砂不具备的道术力量,现在张煌算是明白了,那是因为他的鲜血中掺杂着生机,也就是气。

换句话说,道符本身只是一种施展某种道术的媒介,而他混入朱砂中的鲜血所蕴藏的气,正是给道符提供释放道术时所需的某种能量。

这么一想,其实道术也就是一个等价交换的过程,与武人强大的武技其实差不多,只不过是消耗的气的储存位置不同而已,但是本源却是同一个,那就是人的生机,如此倒也难怪曾经张煌强行施展道术时会感觉疲倦,并且伴随有头部的强烈刺痛感,仿佛深度缺氧一般。试问,若是一个人的生机损耗严重,他还能保证平日里的健康度么?

一下子想通了以往苦思冥想也得不到答案的某个疑问,张煌顿时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他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行万里路要胜过读万卷书,若是他不来到广陵,不能因此结识伯长吕闵,又从何得知气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果然那个破山太小了……]

此时此刻的张煌很是庆幸他当时与义父力争理据说一定要下山见识一下天下的辽阔,这不,这才到广陵,投入了广陵军与会稽叛军的战争,他便学习到了许许多多以往在山上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掌握的东西。

[若是游遍天下……]

这个念头刚诞生于张煌的脑海,他便不由有些热血澎湃。正如他沿途遇到的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天下很大,有的事他一时半会难以接受的新奇事物,但正是这样,才对张煌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

“不行不行,眼下可不是好高骛远的时候……”

摇了摇头,张煌将心中那份悸动强行压制了下来,毕竟他面前还摆着闽山战士这个严峻的难题,这可是他迄今为止所遇到过的不下于泰山郡都尉马延的强劲对手,尽管那些闽山战士并没有掌握刚体之类的强悍绝招,但他们敏捷的身手以及层出不穷的猎杀敌人的手法,却是值得张煌学习经验。

毕竟他的理想可是举世瞩目的大豪杰,这就必须学习掌握一切可增强实力的经验。

侠,先济自身,而后济天下。若是连自己都无法确保在这强者林立的世上立足,又谈何锄强扶弱、铲奸除恶?

而增强实力的最好办法,便是战斗。

“快来吧,闽山的战士……恐怕今夜是你我近阶段仅剩的交手机会了。”

眼瞅着那一切如常的夜幕下山林,张煌喃喃说道。

他的预感丝毫不错,在闽山族兵加入战局的情况下,他们广陵军在东石山的据点几乎是很难幸存下来了,这意味着东石山这个制高点的失守。而东石山一旦失守,镇守军田营的将军杨琦若不想被叛军牵着鼻子走,恐怕也就只有后撤到下一个陷关再与叛军交锋这一条出路。毕竟两军担任斥候的士兵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准,这场仗根本就没办法打。打则必败,严重些甚至会被叛军凭借压倒性的斥候优势逐步蚕食兵力,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而如此一来,广陵军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就会大幅度缩水,将会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被叛军占领,被其步步紧逼直到退入广陵。

这次广陵的主帅老刺史臧旻究竟是怎么想的张煌暂时还摸不透,他只知道,他广陵第一军方面眼下已陷入了被动。而若是其他两路广陵军的战况也同这里大同小异的话,说真格的,张煌并不看好这场仗。

除非,老刺史臧旻有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