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改变(第2/6页)

不得不说,在此之后的几个回合,仿佛变成了郭嘉个人的表现,只见他或配合陈到袭击李通,或迂回设下伏兵,伏击追赶而来的臧霸,短短两回合间,轻而易举地便拿下了两场胜事,使张煌军的士气再次恢复到了八点。

“你你你……你干嘛不听我的?!”

终于,四位军师当中有人忍不住了,庞统指着李通气愤叫道,“人家援军都来了,你傻傻地还攻陈到……”

“警告一回。”戏志才及时出声制止了庞统。

此时围观的众人才意识到,原来除了郭嘉与张煌配合地颇为默契外,其余三位军师或多或少地都会各自的大将心生了怨气。哪怕是老好人荀彧亦不能避免,神色复杂地望着陈到,索性之后几回合不再给陈到建议,任凭他与李通拼个你死我活。

庞统的话,仿佛导火索般,迅速点燃了围观学子们对臧霸、陈到、李通三人的不满。在他们看来,这场仿佛游戏的比试,那可是他们文士之间的比试,四个大将说得难听点只不过是站桩、只不过是绿叶罢了,而现在倒是好,绿叶彻底盖过了红花,就差把红花给压死了。

“我等可不想看你们这种毫无计略可言的交锋!”

“果然是不学无术的匹夫!”

“一群只晓得操刀的匹夫,一辈子充其量也就只是士卒!”

莫道文士不会出口伤人,文士骂起人来可远比武夫难听地多。

而就在这个时候,殿内响起一声吵弄。

“一帮蠢材!……自己没本事折服于人,就莫怪人家不听你建议。难不成日后你等投奔了人主,主公不重用你等,你等亦要破口大骂?哈,真是该杀的狂士也!”

殿内众人下意识转头望去,愕然瞧见一个年纪与诸葛亮、庞统相仿的小童满脸嘲讽之色。

[咦?]

荀爽惊讶地望着小童身边那位满脸苦笑的中年人,挤开人群走上前去,拱手说道,“不想孔明兄竟也到访我颍川书院,荀爽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此人是谁?为何荀慈明对其如此客气?]

庞德公愣了愣,便听得司马徽在旁惊讶地喃喃自语道,“不想连此人都来了……”

“是谁?”庞德公不解地望向司马徽。

见此,司马徽压低声音解释道,“此亦乃颍川名士也,姓胡名昭,字孔明……徽不服荀慈明,但对此人却心服口服。”

[……]

庞德公吃惊地望着司马徽,因为他从司马徽的话中听出,那胡昭似乎还要比荀爽更加有学问。

而这时,那位中年人胡昭则是满脸苦笑朝着荀爽拱了拱手,谢罪说道,“方才乃是小儿之论,荀师可莫要在意。”

“哪里哪里。”荀爽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旋即目视着胡昭身边那名嘲讽众人的小童,疑惑问道,“此子是?”

“乃是小徒。”胡昭谦逊地解释道。

荀爽闻言面色微微一变,惊讶问道,“孔明兄竟然收徒了?”

胡昭闻言刚要解释,忽听得他那位学生冷笑着说道,“怎么?难不成只有你荀氏可以开学院授徒?”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荀爽有些意外于自己竟被一个小童给奚落了,朗笑着对胡昭说道,“孔明兄不是向来只顾自己做学问,从不授徒的么?……要不是晓得孔明兄素来喜欢独自一人隐居,爽怕是怎么也要将孔明兄请到我书院来。”

“慈明兄言重了。”胡昭捂着他那学生的嘴,表情十分尴尬地说道。

见胡昭似乎不愿他那位学生再说话,因而捂着他的嘴,荀爽瞧着心中有些好笑,忍不住逗那小童道,“你方才讥讽众人,虽是有理,但亦不近人情。你倒是说说,他们有何失误?”荀爽指着除郭嘉以外的其余三位军师问道。

那小童闻言挣脱了自己老师的手,嗤笑道,“此三人最大的疏忽,便是将自己摆在‘军师’的位置,而将那四人摆在‘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