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往钜鹿(第2/4页)

这时,何进终于站了出来,毫不理睬董宠对董卓的呵斥以及对他何进的隐晦控诉,抱拳对天子刘宏说道,“陛下,臣以为,太平道贼人才是眼下当务之急,据臣所知,太平道贼首张角为谋图我大汉社稷,广收弟子门徒,又设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数千人,若放任之,恐有覆国之祸。……臣恳请陛下旨,缉拿太平道!”

话音刚落,中郎将皇甫嵩亦出列说道,“陛下,大将军所言极是,党锢之事耽搁已久,如今太平道来势汹汹,不若解除党锢,叫党人助大将军诛灭太平道,保我大汉河山安泰。”

何进微微一笑,又奏道,“臣,附议。”

[……]

刘宏略有些吃惊地望了一眼闭口不言的杨赐、马日蝉等人,心中隐隐有些明白了什么,遂将目光望向张让等黄门侍郎。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张让、赵忠竟保持沉默,而吕强则出面支持皇甫嵩,让刘宏不由的有些吃惊。要知道,单是这几个人,就分别代表着好几个势力,很难想象这些人的意见能达成一致。

[如此,何进的声势……]

刘宏心中不免有些担忧,而就在这时,张让凑身在这位天子耳边说了一句,顿时,刘宏一脸惊喜地挑了挑眉,点头说道,“众卿所言甚合朕意,即日起缉拿太平道贼人!”

“陛下圣明!”

外戚、清流党人、宦官,仿佛在这一刻达成了一致,口呼圣明,唯独执金吾董宠不能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呆呆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幕。

最终,就像第五宫元所说的,在何进的袒护下,董卓最后被勒令戴罪立功,与李儒有惊无险地走出了未央殿。

“韩遂、马腾联合西羌反叛了么?我怎么不晓得?”

走离皇宫的时候,董卓挠挠头纳闷问道。

身边的李儒闻言淡淡说道,“大将军说有,那肯定是有了。……韩遂、马腾时叛时降,天晓得是怎么回事。”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从李儒冷笑的面色中可以看出,似乎并非是像他说的那样。

瞥了一眼还在嘀咕的董卓,李儒压低声音说道,“比起这个,难道阿卓你就不好奇那张让究竟在陛下耳边说了什么么?”

“就像你说的,天晓得!”董卓咧嘴笑了笑,旋即好似想到了什么,摸了摸下巴说道,“话说,何进许诺我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一职……”

“是大将军!”李儒故作咳嗽地提醒道。

“是是。”董卓掏着耳朵漫不经心地说道,“可惜还得走一个过场……”

李儒当然清楚董卓口中所谓的走个过场,指的便是助张温出兵西凉,叫西凉那些不安分的家伙安分一些。

“大将军那不是好意让你避避风头么?”

“老子用避风头?”董卓不屑地撇撇嘴。

这时,董卓与李儒走过皇城城门,他们瞧见了站在宫墙城门外抱刀伫立的孙坚,后者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董卓与李儒毫发无伤地从宫内走出来。

“嘿嘿嘿。”董卓怪笑了两声,在孙坚不可思议的目光下与李儒走远了。

“那孙文台,似乎不像是跟咱一路人……”李儒淡淡地说道。

“我晓得。”董卓轻笑了一声,咧嘴笑道,“那家伙就算再凶猛,也不过是旧时代的犬而已,相比较之下,还是那小子更加符合老子的脾气……”

“那个叫张煌的小子?”李儒不由地想起了昨夜在城墙上的那个墨迹的小鬼,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你猜那小子在干啥?”

“天晓得。”

董卓闻言抬头望了一眼天空,喃喃说道,“我有预感,咱们会再见到那个小子的……”

就在这时,迎面走来一队身系宝剑的儒士,拦住了董卓与李儒二人。

[这些人……剑儒?]

李儒惊疑不定地瞅着对方,警惕问道,“诸位为何拦住我等去路,不知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