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岁月如歌(大结局)(第6/8页)

人在探索自然,试着用一个道理来描述自然。而自然也在学人,学着怎么做人。从哪里学?从人的心里去学。不管是人身之外的自然,还是人身内的灵魂,本来就包括着两部分。这两部分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人本身,合起来的那一块,才是人真正的成长。

轮回、时空、科学,诸般种种,都能包容进这一个可能里面。有这一个可能在,徐平就必须放下自己的一切杂念,凝聚世间人心。人与自然,一起成长,等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到来。小康、大同,本来只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从天地初生起的一个约定。

到底是不是这样?徐平并不知道,他只能把一切思想分岐,收到最大的那一个可能里面,留下人类最大能够认同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人事。人类所认识到的自然,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本来就在根据人的认识适应着人。

古书、古史、古经,真地已经很多都跟眼前的世界对不上了,无法从经史之中去确认世界的真面目,徐平也只有等待。他要给这世界八个字,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地名,有多种解释,因为重名的地方太多了。不说别的,大宋与契丹重名的州郡就有不少。至于小村小镇,小山小河,天下间就更加无数。沧海桑田,城市可以成为荒野,渔村可以成为都会,最早的山海经是记载哪里,甚至根本记的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或者是两个世界的交汇,已经难以确认。那就只好先放在那里,把世间的人事做好再说其他。人心正了,世界自然就会正。

人最怕的就是口含天宪,自以为是。我认为是这样,一定是这样,不是这样那也要是这样。把经史改掉灭掉,原先的世界也就从此远去,一切面目全非。如果,真地是人本有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互相学习,互相成长,能够虚实变幻,人心之妄害处不可想象。

前世的时候,有一部描写这个时代的名著《水浒传》,里面的好汉一进酒店,动不动就要切几斤牛肉来下酒。有专家就分析,这说明了好汉们的反抗精神。这种说法流传非常广,很多人都觉得讲得非常好,显示了学者的睿智。其实宋朝以后的物价并不难查到,直到徐平出生的年代,牛肉和羊肉的价格才刚刚超过了猪肉,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牛肉价格也是最便宜的。道理其实简单,禁杀耕牛,市面上能买到的牛肉多是老死病死的牛肉,味道自然不敢恭维,本来就是穷人的食物。新中国的管制力度,更加不要想有多少违法出售的牛肉,价格放开了,牛肉才能慢慢涨到作为正常肉食,与羊肉相比的程度。而以古代的生产条件和牛羊及猪的品种,猪的生产成本是高于牛和羊的,猪肉其实在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时间段,都是一种奢侈的肉品。不要说是宋朝的生产条件,就是徐平前世,真正养中国传统的猪品种,用传统的饲养办法,肉价也不会显著低于牛羊肉,大多数时候是更高的。这并不需要查阅复杂的资料,只要有求真务实的求学精神,而不自以为是,口含天宪,党同伐异,这个结论就摆在你的眼皮底下。在学术上求哗众取宠,立异以为高,结果就是把历史改得面目全非,后人根本就搞不清从前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的。宋朝皇宫多用羊肉,学者说这说明了统治者的奢侈,竟成真言,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中国白酒有独特的生产工艺,随便查一本教材,都会告诉你固体发酵、固体蒸馏的才是白酒工艺。工艺是道理,蒸馏用具是器,白酒是用,最简单的理、器、用的关系,理是核心。一种独特的工艺已经说明了最核心的部分,没有工艺,器说明不了问题,白酒之用更加无从谈起。几乎是戳着眼眶,还会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白酒是不是从西方学来的,考古查资料研究中国人是不是学了西方的蒸馏器才发明了白酒。